货币供应量

时间:2024-06-18 00:44:19编辑:coo君

货币供应量的含义是什么啊?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果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知识拓展: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的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宏观的指一个国家的经国济民。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括着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参考资料:货币供应量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月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区别?

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区别:币供应量,是指一个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的货币总由于许多金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货币供应量(BroadMoneySuppl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怎样理解货币供应量及其三个层次定义?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货币供给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货币形式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和商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货币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是一个存量概念。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1994 年 10 月,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 Mo、M1、M2、M3。


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决定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说明问题,它的组成可用以下三个层次剖析:
1.调控主体。
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
依据各主体的不同功能,我们不妨把中央银行称之为发动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供应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也称始初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运转的规模。这里,它是以最后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商业银行称之为放大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放大效应,会创造出多倍于始初货币的存款货币,以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这里,它是以直接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始初货币随即在商业银行系统内产生倍数放大效应的整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非银行经济部门供应适量的货币,当然不能否认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行为对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运转的影响作用。
2.基本因素。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若干金融变量。
具体指: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等,这些因素共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
这里:(1)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同所吸收存款之比;(2)超额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的不运用于其资产业务的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比;(3)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比;(4)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受制于中央银行行为的是(1);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2);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行为的是(3)和(4)。
必须说明,以上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组成,只是从静态角度加以考虑,如果将时间变量和利润因素引入,其实际运转过程就更为复杂。


货币供应量是什么决定的

总的来说就是货币的需求决定货币的供给,但是货币的需求又是又以下以下方面的的需求引起的

1社会需求
2利率水平
...
...
与商品流通次数..银行利率有关..最根本的应该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有物价水平.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影响人们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1、人们的实际收入

人们需要货币,首先是为了开支。而人们支出水平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多。可见,货币需求是和实际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实际收入Y中的比率为k,则Md=kY。

2、商品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

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具有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如果某人原来持有l000元货币,现在若所有商品价格上升了一倍,则现在他必须持有2000元才能买到原先数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则他只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一半。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货币的购买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称之为实际货币需求量。若用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用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用P表示价格水平或者说价格指数,则md=Md/P。

3、利息率

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总是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决定他所拥的那笔财富的形式。他们也许想以拥有一定数量货币来拥有这笔财富,但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以其他形式(如证券、实物资产等)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以这些其他形式拥有财富会给他带来收益,例如,以房地产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租金,以债券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利息,而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则会丧失这种收益。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某人有价值1万元财富,如购买债券或股票,则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红利收入。为方便起见,假定把所有非货币资产统称为债券,则债券年利率为10%时,手持10000元货币一年的损失或者说机会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为5%时,持币一年成本即为500元。显然,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很多货币放在手中,或者说对货币需求量就越小。这就是说,货币铺求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实际需要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d=-hr。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可用下述三个动机加以说明:

第一、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交易或者说支付。就个人或家庭而言,一般是定期取得收入,经常需要支出,为购买日常需要的生活资料,他们经常要在手边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厂商而言,他们在取得货款以后,为应付日常成本开支,如购买原材料或发放工资奖金等,也需要持有一定量货币。

第二,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第三,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需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因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暂时不用的财富,可用货币形式保存,也可买进债券以取得利息,债券价格和利率相联系。假定一张每年取得10元利息的债券,价格为100元时,利率就是10%;价格为200元时,利率就是5%。当现行利率过高,即债券价格过低时,人们估计利率会下降,即债券价格会上升,于是,他们就会放弃货币,买进债券,以待日后债券价格上升后再卖出以获利。这样,对货币需求就会下降;反之,利率过低即债券价格过高时,人们会认为买债券有很大风险(因为其价格估计会跌),于是对货币需求就会增加。这种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及时调整货币和债券数量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动。这种投机性货币需求还存在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O;另一种是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手边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这种情况,被凯思斯称为流动性陷阱。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与上面所说货币需求因持币成本提高而下降是一致的。

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如下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Md/P)随利率下降而增加,L2位于L1之右,表示L2是和收入Y2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L1是和收入Y1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Y2>Y1,因在同样利率水平r1时,货币需求Md2/P>Md1/P。当利率降低到r2时,货币需求成为无限的,因而货币需求曲线成水平状。



三、货币市场均衡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其他商品市场上,价格调节着市场的供需;在货币市场上,利率起到与价格相同的作用。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货币市场时,通常把货币供给看成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以Ms代表货币供给。这样,货币市场的均衡即通过利率调节货币需求以达到某个给定的货币供给。

Ms=Md=(ky-hr)P

实际的货币供求相等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一定的价格和国民收入水平下,货币需求曲线L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利率的增加而减少;外生的货币供给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在利率r0的水平下,Ms/P=L(r1,y),市场达到了均衡。



例如在r1的利率水平下,个人和企业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货币供给量,人们对货币有了一种过度需求。每个人都想把手中的债券抛出换成货币。然而,当经济中货币与债券总供给量一定的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按r1利率水平下的债券价格售出自己的债券,有人不得不以低价出售。这样,在债券市场上,债券的价格开始下降,即利率水平开始上升。利率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于是人们开始减少希望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沿着流动性偏好曲线即货币需求曲线工向左上移动而减少,直到利率上升到经济中没有人再愿意出售债券换回货币。于是,货币需求就等于货币供给。

在r2的水平,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他们愿意持有的水平,于是人们开始把多余的货币用来购买债券。对一定量的债券总供给,每个人都想买债券时,总有人要出高价才能买得到。债券的价格就会被抬高,即利率水平开始下降。人们开始愿意增加一些手中持有的货币。利率下降直到经济中不再有人愿意购买债券时,经济的货币需求就重新等于货币供给。

当市场的实际货币供给量或者货币的实际需求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就会受其影响而改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状况下,当中央银行决定增加货币供给量,或是在一定的货币供给水平下,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从r0下降到r1。反之当实际货币供给减少时,利率水平就上升。如果经济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就增加了人们在每一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均衡利率从即上升到r2。反之,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时,均衡利率就会因此而下降。


上一篇:punching

下一篇:中科院微电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