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演员张涛今年有多大
今年37岁的张涛生于辽宁省西丰县一户农民家庭。“我们家很穷,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带着5个孩子生活,我是老四。在家里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上,所以我11岁就离家流浪。后来流浪到长春,在游乐宫看了场二人转,觉得这个挺好,不用力气还能糊口。”于是,张涛报名参加了二人转学习班,可两个多月下来,几乎什么也没学到。
学艺未成的张涛辗转来到黑龙江佳木斯一家小剧院打杂。自此他白天边干活边偷偷学戏,但仅读过两年小学的他虽能记下戏词,却听不懂《大西厢》等文学色彩较浓的唱段,只能唱些小戏。
后来,张涛去了中山旅社,和日后的爱人关小飞有了第一次合作,效果却并不好。“她那时已经唱得很好,我还处于学员阶段。”他又辗转在各地边学边唱,并遇到了恩人刘芳。“她今年60岁了,我认她当了干妈。”刘芳教给张涛很多唱段,俩人的合作结束后,张涛已能在剧场压轴。
一次在肇东市的演出,让张涛再次遇见了关小飞。“她当时在长春游乐宫唱,那是当时东北三省最好的剧场,是演员向往的地方。关小飞没想到几年不见,我已经能唱得这么好,就约我一起演出。”那场演出,彻底改变了张涛的命运。“游乐宫的老板看中我了。那时候演员都是到各个剧场跑场子试戏,行就报销路费,留下唱,不行就走人。而游乐宫的老板专门派了辆伏尔加轿车到肇东接我。”从那时起,张涛、关小飞搭档在游乐宫、东北风剧场等地演出,逐渐成为长春出场费最高的二人转演员。
虽然已进入当红演员之列,但张涛发现,自己曾经费尽心血学到的唱段,现在已无用武之地:“以前的演出以唱为主,现在得搞笑、有绝活。我29岁才开始练翻跟头,胳膊、腿儿已经硬了,摔得浑身没一块好地方,那也得练啊,不然怎么办?”
张涛说:“二人转演员上台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而会根据当时的情绪、观众气氛临时调整,压轴演员上场时,经典段子早被说完了。”为了不让自己被掏空,除了和同伴侃大山,张涛还买了台电脑放在宿舍:“我不会打字,上网就是搜笑话,看哪些能用得上。”演出之外,他会根据公司安排参加些活动,工资由公司统一发放。
二人转 小豆豆真名
小豆豆,原名周文珍,艺名小豆豆、曾用艺名白牡丹。1966年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公主屯镇坝墙子村,二人转演艺世家。爷爷周老美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的二人转演员,独成一派。唱腔优美板头瓷实。父亲周振生(艺名周小五)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的演员。父母也是辽宁省新民县戏曲剧团的专业二人转演员。小豆豆先后在绥化市戏曲剧团、鹤岗市曲艺团做专业演员。由于当时的专业剧团管理演员非常严格。豆豆老师便在改革开放初期离开专业剧团。承包剧团下乡演出。由于当时的小豆豆在业内已经算是小有名气,1991年便被电台邀约与赵小军录制第一版盒式磁带《包公吊孝》。从此在东北一炮走红。东三省家家的录音机里面都播放着豆豆老师的《包公吊孝》。小豆豆走红后演出越来越多、在东三省各大剧场压轴。扩展资料:小豆豆一直是单片(无固定搭档的女演员)、会唱二人转传统剧目100多个,和豆豆老师合作过的下装也很多很多、比如:赵小军、张晓光、孙文学、关小平、吉忠利、丁飞、王小利、向阳、张涛、红孩、韩子平、尹维民、邹小龙、姚军、孙小宝、魏三、冯涛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包公吊孝》(和赵小军版本)、《西厢写书》(和张晓光版本)、《辕门斩子》(和王小利版本)、《富贵就子图》(和王小利版本)、《双锁山》(和孙文学版本)、《包公赔情》(赵小军版本)、《二本蓝桥》(和张晓光版本)、《杨八郎探母》(和王小利版本)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人转
二人转的发源地是哪?他的创始人是谁?
二人转的发源地和创始人都没有清楚的记载。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扩展资料: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具有表演形式简单、演出季节性强、表演风格热烈火爆、粗犷豪放等特点,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二人转表演载歌载舞,有说有唱,生动活泼。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体长短句,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唱腔以东北民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等曲调,丰富多样,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高亢火爆,亲切动听。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由于二人转脱胎于东北大秧歌,所以二人转的舞蹈全面吸收了秧歌中的浪三场、掏灯花、舞手绢、耍扇子、打玉手子(由四块竹板组成,每块长四寸,宽一点五寸,演出时一手掐两块。因其音色清脆,有如玉石相击,故此得名。演员即可用它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非常复杂的花点,又可随着手腕和舞姿的变化表现各种情绪。伴奏时,可根据剧情、词意,运用轻重缓急的节奏打出情绪或气氛来)、打挎大板等独到的技艺,具有“稳、浪、俏、哏”的艺术风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人转
谁唱的二人转好听
张万贵:(1895——1960)黑龙江省兰西县人,1904年拜傅金财为师,先唱上装艺名粉莲花,后改唱下装艺名为张铁橛子。他会百余出二人转和拉场戏,拿手节目有《西厢》、《蓝桥》、《寒江》、《密建游宫》、《回杯记》、《冯奎卖妻》和《包公赔情》等。他以唱著称,是创造北派二人转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的之一。他主要在兰西、呼兰、绥化、肇东、尚志、阿城、望奎和青岗一带演出,闯荡过江北四十八个大客栈,会过不少南北名角,向各唱手学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同二年(即1933年)在兰西收了四名徒弟传授北派二人转艺术。大徒弟宋万山(艺名桂蓉子)后来成了哈尔滨四大名将之一;二徒弟宋有(艺名筱连茹或筱灵芝),双扇和舞蹈有绝活,在江北一带有盛名;三徒弟赵连义和四徒弟王新都是唱手。他教徒严格。首先要求做忠厚正直的人,其次是严禁搞歪门邪道,三要讲究戏德,四要爱惜自己,建国后他为省挖掘二人转艺术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青山:(1904——1978)艺名大金镶玉、大机器。吉林省舒兰县人。幼年家贫,11岁开始给地主放猪,15岁拜老艺人张相臣为师学唱二人转。18岁即成为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好唱手。30岁以前,唱上装,30岁以后唱下装,长期流传在东北地区的60多首民歌和200多出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剧目,都唱得很地道,演得很出色。尤以说口见长,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编了很多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即兴口。代表剧目有:《红月娥作梦》、《摔镜架》、《浔阳楼》、《西厢》、《蓝桥》、《回杯》、《赔情》、《二大妈探病》、《大观灯》等,由他口述,王兆一整理的“谈艺”、“小传”、“谈戏”等理论专著,颇有影响,被吉林省曲协及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入《二人转史料》二、三辑中。这们老艺人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品德高尚。1948年曾参加土改运动及支前担架队。1950年以后,相继在舒兰县文工队,吉林省文工团,长春市文工团,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吉林省戏曲学校等文艺单位工作。曾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及政协委员。
张国俊:生年不详。艺名小金宝。辽宁省铁岭县人。13年在法库县拜肖子良为师学唱二人转。头一出唱的《小王打鸟》,因为他扮相好,唱功过硬,一直唱上装。18岁便是开原、铁岭一带比较红的唱手。据说辽北一带唱二人转拿扇子是从小金宝开始。过去二人转上装一手拿手绢,一手拽线连子。四十年代左右小金宝看到评剧演出拿扇子,他也开始中拿扇子。唱《西厢》又加进扇花,传给予了夏宝荣、屈连舫等人。1950年左右和昌图艺人梁明月把评剧《夜宿花亭》改成二人转,唱红了,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