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柱产业

时间:2024-06-22 09:22:46编辑:coo君

中国经济三大支柱产业是什么?

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先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很大,从需求指标和技术指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服务业支柱产业,因为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就业人群;再者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小的产业;三是其比例决定经济结构的水平。现代制造业是未来的重要产业,将替代传统产业。服务行业的主要反方向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

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什么?在过去,我们将投资、消费、出口叫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其中所对应的就是金融业、房地产、制造业,这些就是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实际情况中,支柱产业一般会在政策扶持,资金导向之下而进行改变,例如2015年就是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这些为当时的支柱产业。一个完整的产业都有成熟到衰落的过程,例如我们在过去会用胶卷的相机,而现在则是全部用数码相机。未来的支柱产业目前来说,主要有三个: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服务业,三是现代制造业。1、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机器人和高端制造业,这是目前的主要科技发展方向。2、服务业,这一行业往往是被称为第三产业,这里可以尽可能地吸纳就业人群,例如餐饮、工厂、农业,这些劳动性密集产业往往能增加当地不少的就业机会。3、现在制造业,在这里比较基本的表现就是航空航天、飞机高铁、船舶和核电装备,另外特高压等输电设备也是在此之内的,这些往往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总的来说,支柱产业往往代表的就是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这些产业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少的带动作用。供参考。


中国五大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中国五大经济支柱产业是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第四产业:是前三大产业的延伸,该产业是指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也可以称之为知识产业,或者信息产业。第五产业:又称文化产业,它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统称。

中国经济十大支柱行业是什么

  十大:有色金属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船舶制造业、石油化工业、 房地产业、轻工业。
  七大: 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生物育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
  其中,七大新兴产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几大部委的领衔介入,此后的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被市场普遍期待,所以这也被认为是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又一个大型产业投资计划。
与“4万亿”计划有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之前的‘4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角度,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而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向至新兴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来讲,也与明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国家发改委也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在圈定七大产业的同时,还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并特别指出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但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定调为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对此,赵刚表示,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引进来”是鼓励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希望引导其将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导权,在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吸引外资;“走出去”则是希望国内企业在国外建立工厂和研发中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
  此外,在扶持政策方面,会议要求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综合考察各战略性新兴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和未来产业政策的可能走向,节能环保可能是受产业规划的政策推动最强行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三网融合也将获得较大的推动。新材料、生物产业、高端制造业产业虽然也将受到显著的影响,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可能更多取决于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可望达到20%以上。
  新兴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就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说在更早的时候,它只是一项技术,那么现在成为生物工程产业,让这些成果服务于社会。在美国,生物工程产业被誉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兴产业。同样,IT产业,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朝阳行业。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产业。比如说,几百年前,当时用蒸汽机技术改造手工纺机,形成纺织行业,使得整个纺织行业产生了飞速发展。纺织行业相对来讲,在当时就是新兴产业。现在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比如改造钢铁行业,就成了新材料产业,生产复合材料以及抗酸、抗碱、耐磨、柔韧性好的新兴材料。同样,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商业,变成现在的物流产业。这些产业改造的核心,使经济效益比传统产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是对人们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在这个方面,人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国外,传媒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是近二十年来产生百万富翁最多的一个行业。而人们把传媒当作事业来看待,是贴钱的。如我们的电影产业,我们有几十家电影厂,我们在不断地贴钱、不断地拨款。而美国,就一个好莱坞,通过几个大的传媒公司来做,每年是赚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利润。教育产业,我们一直也是不断拨款的,正是由于事业化的运作使得本来非常有潜力的产业没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没有把教育产业,特别是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这一块当作产业来运作,因而我们非但不能使教育产业作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一个来源,反而使其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拨款、不断消耗宝贵财富的单位。这种运作方式实际上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而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使学校出现很多问题,脑体倒挂,使许多人上不了大学,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说,当前发展新兴产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十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我国近期产业规划推出的十大支柱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船舶制造业、石油化工业、房地产业、轻工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增长“保八”目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临危受命,相继出炉。短期来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上述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谓看点多多:投资拉动、退税优惠、金融配套支持等行业提振方式频繁出现,上述振兴方式的选择更多地倾向于帮助行业企业提高自身“造血”机能,对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的作用也更加值得期待。
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显示,将着重对企业联合重组做出重点阐述和安排。规划提出鼓励大型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力争形成3至5个具有实力的综合性有色金属企业集团。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也明确表示,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五项举措中,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成为仅次于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救市政策。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
装备制造业规划也表示,要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纺织行业规划要求,将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被誉为惠及面最广的轻工业振兴规划也对此方面有提及,表示要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船舶业规划也明确表示,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投资拉动专项支出
资金投资被认为是最能产生直接效应的行业振兴手段。投资拉动增长这一传统实施方式,在各大振兴规划中多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研究资助、生产投入等方式出现。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就明确表示,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方面,今后三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也显示,要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力度,在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列支专项资金,推动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表示,要加大投入。此外,还将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行业振兴规划明确,要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船舶业振兴规划则表述得更具体,将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
退税优惠进一步加大
提高退税历来是产业提振的常规方式,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这一传统方式更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退税优惠一项中,纺织行业振兴规划明确,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而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建议降低电价的要求虽然未被采纳,但以前没有给予出口退税的铝合金型材的出口退税率也提高到5%。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表示,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也表态,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金融扶持配套使用
除了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方式外,在不少行业振兴规划中,多种金融扶持手段配合使用也十分常见,如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集合发债等。
汽车产业规划就明确表示,将把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放在振兴汽车产业的第一位。具体内容包括,从2009年3月1日起,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此外,中央财政还将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还要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石化行业规划也表示,要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船舶业规划显示,要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励措施支持购买弃船;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也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中“衣”是第一位的。没有衣物蔽体所有工作都无法展开。所以区别人类与动物区别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人类有羞耻心,懂得用衣物遮羞。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的自耕农经济讲究“男耕女织”。其中的“女织”指的就是女人在家进行纺织,除了满足自家穿用之外,还可以用来交换或者销售。这时虽然根本谈不上产业化,但是应经具备了支柱产业的雏形。
到了现代,各种工业门类百花齐放。但是纺织行业是最基础的工业。技术难度低、需求量大、投入资金少、原料可以保证。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扩大羊毛纺织生产开始的。中国第一批现代工业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纺织工业。


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有色金属产业
汽车产业
钢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业
船舶制造业
石油化工业
房地产业
轻工业


正 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是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迫切任务 中共十四大提出90年代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即“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四项产业被确定为支柱产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提出来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1994年中国经济又取得新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为43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8%,主要经济部门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达到了


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未来十年,中国以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格局将被打破。

  金融危机过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四个又被升级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决定》称,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包括汽车、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将具有知识密集型、低能耗、污染小的新兴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尚属首次。

  支柱产业内涵发生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其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是不是支柱产业,首先看有没有社会需要,支柱产业社会需求比较大。第二看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张其仔近日说。

  “但中国正在进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支柱产业还要符合新的特点:一是促进就业;二是利于推进整体产业升级,并产生很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据张其仔分析,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找到这样一种产业——既满足促进经济增长的标准,又满足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标准。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愿景,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也将产生微妙变化。这是否将对传统支柱产业形成冲击,成为不少人的疑问。

  张其仔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来后,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从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很难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未来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是可能的。”张其仔说。

  新兴产业摸底已经启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

  虽已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具体行业,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些基础性工作,似乎才刚刚开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国家统计局之前的相关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情况。”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军说。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早报记者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找到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完全对应的行业类别。

  以生物产业为例,《决定》给出的“定义”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分散在了医药制造业、农业等几个大类之下。

  据王军介绍,其所在的研究机构已经为此启动了生物产业的统计工作,摸清产业规模。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总的生物企业数据库,通过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来推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除对整个行业发展情况的摸底外,需要厘清的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的问题。21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地方基于当地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在此之前,更大范围的调查与摸底已经展开。今年2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立,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任组长。据王军介绍,自此开始,一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全国范围内从企业到地方的大调研继而展开;也正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决定》。

  生物产业规划明年报送

  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由工信部牵头制定。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早报记者了解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研究已经渐次展开。其中,部分规划或将在年底前推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明年上半年报送国务院。

  王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我们配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工作,正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总体规划,还有各个产业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并不一定都是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做,而是由行业所分属的不同部门负责。”

  早报记者还获悉,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则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三轮征求意见程序已全部结束,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推出。

  王军表示,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她介绍说,目前,总体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部分内容已在各部门间进行了讨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刚刚开始,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报送国务院。对于为何规划不能赶在“十二五”之前发布,王军解释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在2007年4月发布的,并不在一个五年规划期的开端。因此,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也并不会完全契合“十二五”的五年跨度。

  仍然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体制、机制上的牵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所体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虽然有了政策利好支撑,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仍面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王军说:“研究院做的技术成果变成产业、转化成产品,中间存在着一定制约。很多领域,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但技术成熟后往产业方面做,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一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对于新药审批和生物制药进入医保目录进展缓慢的问题,王军认为,创新药和进入医保目录的药要考虑安全性,这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这对新药创制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仍未形成一个特别顺畅的渠道。

  体制、机制上的牵制,在另外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体现。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侯自强表示,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中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为例,阻碍三网融合的技术问题已不存在,但三网融合始终只停留在部分地区、项目,而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根本原因是市场准入产生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侯自强认为,“三网融合使整个业务链、产业链发生变化,表面上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矛盾,更多的还是广电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成为主要问题。因为国家将互联网ISP的执照颁发权给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而广电则掌握网络视频和IPTV及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双方各以手中的权力掣肘,成为推进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这是其他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中国更复杂。牵扯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体制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也表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政府不能有技术偏好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现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其中,“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基因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工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不掌握,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速度慢;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早报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进一步了解到,中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的环境不理想,突出表现在——设备招标中歧视国产设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用户强行要求国产化的主机必须使用其指定的进口零部件和材料;在设备采购中对国产设备过度压价;夸大宣传国产化过程中的曲折和问题;以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增加国产化难度等。

  这是否意味着更多的政府扶植,将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一翼?

  与此相反,张其仔认为,对传统优势行业,应加大政府对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促进产业内升级,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的方向、技术变迁的方向相对比较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本质上不确定。如果完全靠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有可能走到错误的技术路线上去。必须要让不同企业的不同技术在市场上竞争,从市场上筛选好的技术。”

  与张其仔观点类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今年8月在“中欧-张江2010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的不确定,而我们目前在掌握核心技术、把握主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上,能力还十分欠缺。”

  张其仔认为,第一,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第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一定是政府直接财政补贴,“政府只是在早期市场培育时起作用,最终应在一定时段退出。这样的产业才有前途。”

  10年后产值或超10.7万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蛋糕”到底有多大?有关机构预计,这块“蛋糕”可能在10年后超过10万亿元。

  根据《决定》,五年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8%;2020年七大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华泰联合证券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在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则显示,2008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为1.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其中包括生物医药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1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环保1000亿元等。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其独特之处,横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大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工业、卫星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领域。中银国际分析认为,仅航空装备工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中国整个航空工业产出4000亿-4800亿元,到2020年后航空工业产出可达1.6万亿元。

  但对于诸多对未来市场的乐观估计,张其仔提醒,“十二五”期间,通过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很难发生变化。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基础设施、政策体制机制的设计、投融资环境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障碍,“目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还不够大。一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价格偏高;二是百姓偏好传统产品。”


上一篇:三星手机刷机

下一篇:月亮代表我的心钢琴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