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改革

时间:2024-06-22 09:51:09编辑:coo君

农村股份制改革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一、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概念:农村股份制改革,即以原村级集体经济为母体,借鉴股份制的产权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在坚持集体资产明晰且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将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分离,让全体社员股东享有决策权、监督权和分配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二、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的特点:形式多样化。社区股份制改革具体形式不尽相同,丰富多样,有实行以农村土地承包权为核心的土地股份制改革,即根据农民承包土地状况以及对集体的贡献等因素给农民配臵股权,使农民的承包关系从原来的土地实物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来确定;有实行以农民对社区集体企业持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企业型股份制改革,即集体企业实力雄厚的地区,改制主要以农民对集体企业持股形式予以表现;有实行以村级集体所有或部分净资产量化为核心的社区集体股份制改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村股份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村股份制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1,一般来讲农村股份制是指农村土地股份制,因为原来一般农村很少有企业或者其它经营性工商业机构,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所以一般讲农村股份制,都是指的农村土地股份制,农村股份制是在不改变土地产权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或承包权为主入股,实行集约化经营而获取物质利益的经营制度。
这样,就是按入股土地面积作为分红的依据,
2,另外一种就是指按人口分红的,这个是以农村的集体资产(主要是一些村办集体企业等)再根据债权债务等进行计算量化,再根据全村所有人口进行均分。这个就是按人口作为分红依据的。


什么是股改

你好,股改就是指股权分置改革.顾名思义,就是指对”股权分置”这一问题进行改革.股权分置,是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担心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因为股权的稀释而丧失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就人为地将股票分成了法人股(或说是非流通股)和个人股(流通股,即股市上买卖的那些).其中,流通股只占大约总股本的三分之一(总股本约为两万七八千亿,流通股约为九千多亿).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股份制改革初期,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从传统理论出发,认为搞股份制改革就是搞“私有化”,发展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复辟”。有些同志为了维护传统的“公有制”,为了维护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对主张发展股份制和市场经济的同志进行攻击和批判。反对股份制和市场经济的同志也付出了代价,甚至是血的代价!股份制改革实际上是一场理论和思想革命。
  大中型企业弊端就是根据产品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这个全民所有制企业,本质上是政府的企业,部门的企业。它导致了产权不清。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它企业内部缺乏动力与活力,外部资源不能有效地配置,国家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而且国家对企业负无限责任。这个是造成我们大中型企业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甚至成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进行改革。
  我们觉得,在中国推行股份制,通过股份制的办法来改造我们大中型企业,可能有三个好处:

  第一,股份制改革使企业的动力机制、制约机制、风险机制可能都发生一些根本性变化。那么,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股份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无论中国现在不搞,今后发展恐怕还会有股份制这种形式存在,我是这么看的。那么,从它的内部机制来说,股份制我认为不是两权分离,而是三权的分离和统一。

  什么是三权的分离和统一呢?就是说,股份制是股权、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统一。而且,它们各有载体,各负其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

  第二点,他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大家推行股份制的最初的说法是,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呀,什么社会集资呀,其实主要功能不在这。主要功能,我刚才说了一个,另外一个是有利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那什么意思呢?当然这个与市场机制有关了。就是说,典型的股份制是股权货币化、商品化、市场化、证券化。那么,他的转移是比较灵活的,当然有国家政策产业控制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可能是比较快的就转移了,现在我们是实在是不快,隔一支墙我们也不能转。那么,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了,就是说,这可能是一个好处。

  第三个好处,我觉得,可以促进国家对企业体制的改革。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后呢,国家也是所有者之一。一般地说,国家代表全民所有制控制大股,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国家作为所有者来说,是作为股东权益来发挥作用。他可以参加股东大会,也可以派人参加董事会进行决策和经营,对重大的决策经营,他只能享受股东的权益,而他不是直接地进行行政干预,而且负有限责任。就是大家赔了,不是国家管负,各个股东都得管负。那么,我们现在是这样,国家负无限责任,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破产倒闭不行呢?当然社会主义也得给大家饭吃,这是一个。实际上破了产、倒了闭,是倒了谁的霉呀,还是倒国家的霉呗,那不是摆着呢吗,还得国家养着,有可能破产倒闭吗,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进行破产倒闭与这个是有关系的。在股份制情况下呢,国家作为股东来说,只能由直接控制变成间接控制。所有者国家也可以设立代表,是不是专门有关国有资产的管理的或投资机构的一个所有者的代表作为股东控股或者再投资等等。


股份制改革在国企改革中的意义

  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固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其财务报表,在短期内吸引新股东和上市,但工行方案显然更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本末倒置的操作、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长远而言,这很可能是一个比一年前的中、建两行股改方案更成熟的方案

  4月21日,新华社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后的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支持与自身努力相结合,改革与管理、发展并重的原则,稳步推进整体改制工作。通过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资本金,使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超过8%。
  国务院同时对工行的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实行更加严格的外部监管和考核,确保国家资本金的安全并获得合理回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内部改革,全面加强风险控制;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要严肃追究银行内部有关人员的责任,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不法行为。
  方案公布后,评论的焦点多集中于注资规模。由于工行的资产几乎是中行和建行的总和,而后二者在去年初分获225亿美元注资,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工行的注资将在300亿美元以上,如今工行只获150亿注资,不免让市场观察人士大跌眼镜。
  数字的变化映射出决策层关注点的变化。一年前,中、建两行的注资模式是:财政部对两行的所有者权益全部用来冲抵两行的损失类贷款,中央汇金公司再另行注资225亿美元作为资本金。这意味着原来的单一股东财政部退出股东行列,而汇金成为新的单一股东和股权多元化的对象。
  此种设计,一次性将中、建两行的损失类贷款清零,再继之以对可疑类贷款的再度剥离和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两行的不良贷款率如过山车般下滑,整体财务报表也随即容光焕发。
  这对于两行吸纳新股东和上市意义重大,丑女变成靓女是出嫁的前提,获得的嫁妆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问题在于,银行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的改革三步曲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本身?
  就改革设计者而言,答案当然是清楚的,去年1月注资中、建时,国务院明确宣布:加快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是这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关键。本次注资工行,国务院再次重申: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但在实践中,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视远逊于对财务重组和股改上市的倾心,这不免给人以本末倒置之感。张恩照因“个人原因”辞职后,《财经》杂志对建设银行一年多来的公司治理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读后着实令人唏嘘。这里仅举一条——从去年9月建设银行股份公司成立后到今年3月张恩照去职,公司只开过三次董事会,而党委会却开会多达几十次,因为建行明文规定董事会要向党委会汇报,实际运行中则是所有事情都在党委会研究确定,专职董事均不是党委成员,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一无所知。
  去年9月建行股份公司成立时,人们对该公司的公司治理颇多期望,对当时两名独立董事(一为资深金融学者、一为外籍金融名宿)的作用也寄予想象,但现在看来,建行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总体而言步子迈得似乎还不够大,正如中、建、工三大国有银行的控股股东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所言,张恩照事件暴露的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操守问题。
  其实,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的银行改革思路本身亦有值得检讨的地方,通过引入海外战略投资人和上市来倒逼国有银行改革的想法现实性究竟如何,亦需重新考量。事实上,在国有银行改革三步走战略启动之前,这种倒逼思路已经在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实践,但是中移动、联通、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巨头上市经年,其公司治理到底改善了多少,相信市场人士心中自有判断。去年12月的中航油事件,去年10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闪电互换”事件,显现出的不仅是海外上市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苍白,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的广泛争议。而此前的移动资费事件、BP清空中石油股票事件,则说明境外投资者,无论是散户还是所谓的“战略投资者”,看中的其实都是上市国企及其所在行业的垄断利润,对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看来他们不是不感兴趣就是有心无力(因为持股太少)。
  从以上背景出发来审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我们感到决策层对金融改革的规律性已有了较深入的把握。为什么注资金额是150亿而不是300亿美元或者更多?因为决策层意识到财务重组和上市只是手段,目的是建立以规范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为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由是,工商银行的损失类贷款并不像中、建两行那样由公共资金冲消,而是由工行自身的经营利润逐步核销,政府的注资只是帮助其把资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及格线。这样一个方案,固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工行的财务报表,在短期内吸引新股东和上市,但显然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本末倒置的操作,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长远而言,这很可能是一个比一年前的中、建两行股改方案更成熟的方案。
  工行方案与中、建方案的另一个不同是财政部的角色变化。注资工行后,财政部由单一股东变为与汇金公司各持50%股份,共同影响工行此后的命运,而注资中、建后,财政部股权清零,汇金成为两行的单一股东,此后的股改由汇金操持。
  以上变化意味着什么?由于目前披露的信息实在有限,我们无法对此作出更多解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工行是拥有中国金融资产总和近1/5的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决策层对工行的改革将比中、建两行更加谨慎。
  当然,市场对150亿美元的注资金额和工行股改方案有着多种版本的解读,我们也并不排除政府再度注资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1998年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国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再造的成功与否,决定性的力量只能来自内部,而最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就是银行高管的身份认知问题。银行家和政府官员遵循的完全是两套规则,如果银行的每一个高级管理人员都要由政府来任命的话,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恐怕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这也是张恩照事件最值得吸取的教训。


上一篇:火影忍者贴吧

下一篇:脸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