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码输入法

时间:2024-06-22 20:22:22编辑:coo君

五笔字型和郑码输入法哪个快

要因人而异的,还要看是打什么字。
我个人认为郑码比较快,
郑码,不仅有十万字的超大字库,而且,它是简繁同根的输入法,几乎所有的汉字都能打出来,另外,它的好多字不只有一种打法,拆字规则也十分简单,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五笔是看字打字,而郑码是想字打字,所以,我个人认为郑码相对要快一些,它使大陆人在繁体字输入速度比赛中首次超过了台湾人。


郑码和五笔的优缺点

都是形码,五笔普及率大一点,郑码不适合当一个输入法,它更适合当一种检索码来用,各有千秋,个人觉得五笔的识别码是形码中非常合理和必要的,加强了对一个字的认知。郑码简码和全码不一样,取码方式也不一样,各别词打法也不一样,重码的话,五笔已经足够用了,但郑码更少,郑码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使用人群去维护。如果是86或者98五笔和郑码是没法比的,除了学习难度,郑码更优秀,但新世纪五笔和郑码差距极小,但胜在使用人群更多,普及的更好。


郑码输入法是什么

我觉得五笔好..郑码不会用..好像郑码没有什么优势被淘汰了吧.. 我认为: 一,其它输入法有先入优势。郑码比五笔晚推出近10年,五笔早已占据了输入法的市场,不仅郑码,就是其它输入法(拼音除外)也难有市场; 二,人都有惰性。表现在输入法上面,已经掌握了86五笔,就不想再费事接受别的了,包括更规范的98五笔。加上不同输入法的转换是一个比较扰人的过程,五笔的影子经常在脑中出现,妨碍了向更好形码的靠拢; 三,由于86五笔已经开放,围绕86五笔开发的软件、编写的教材汗牛充栋,为学习86五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郑码的规则稍多,比学习初期会感到比五笔麻烦点。 还有周围的人都用五笔,其它人也可能会受影响而采用五笔。 凡此种种,我觉得主要是人的惰性,阻碍了其它更优秀输入法的普及。 其实原因是很多的。但无论用郑码的人有多少,都无碍它是一款优秀的形码输入法。你掌握了它,你就会感到自己真的根植和融入到祖国文化的土壤里去了。 无论五笔也好郑码也好,都仅仅是一种输入法罢了,和学习别的科目比起来,要容易简单得多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学会。 我刚看了看郑码的介绍,我认同郑码是比五笔要好的形码的说法,但我对那个字根按字母顺序来排很不习惯,五笔的哪个分区方法是很科学的,它按照人的手指来区分的,这根本不用记忆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kz=92960496


郑码输入法怎么用?

郑码:北京郑易里发明,26码元纯形码,部件代码按字母顺序编排,170个字根,其中有144个字根为多字符字根,按书写顺序取码。三字词取码“1+2+1”。

根据汉字的形态信息,赋予每个字或词一个代码,称为汉字的字形编码,简称形码。《郑码》是一种形码,编码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把方块汉字看作由构字单元组合而成,基础的构字单元是字根,最小构字单元是笔画。

举例:“艮、卩、鱼、口”4个字根可以合成“即、鲫、唧”等 3 个字根,字根“木、曰”和笔画“”可合成“札、电” 2 个字

字根排列的先后顺序叫根顺,根顺与书写顺序一致。

按逆过程可以把汉字分解成字根和笔画,按根顺依次排列后,代入字根和笔画的代码,就能得出汉字的编码。将编码输入计算机,通过机内码转换,汉字信息便存贮在计算机里。

举例:

鲫 --- 鱼\ R 艮\ X 卩\ Y --- RXY

电 --- 曰\ K \ Z --- KZ

《郑码》利用字形信息编码,确立了“笔画-字根-整字-词语”这样一个检索序列。就是说,用几种笔画的笔形来率领上百个字根,用上百个字根率领上万个汉字,用上万个汉字率领数万条词语。

为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郑码输入法》分为《普及型》和《标准型》两种。《标准型》重码率低,适合高速盲打输入。它不但适用于当前通用字符集的 6763 个汉字的输入,而且用同样的编码规则,在WINDOWS 98 中,还能方便地输入大字符集的 20902 个汉字。《普及型》的编码规则简单易学,但不能用来输入大字符集汉字。《普及型》可以作为《标准型》的学习阶梯,因为二者字根的代码有共性,因此用熟练后能自然过渡到《标准型》。
你可以去郑码吧学习郑码输入法!

★flaiy★ 回答时间 2008-05-28 12:50
检举

郑码和五笔相比五笔推出时间要早,至于说好坏嘛,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郑码比五笔更规范一点,但是字根明显比五笔要多,还有用郑码打词是比较痛苦的,没有五笔自然。不过郑码也没有了五笔的识别码。
在GB的范围内五笔的重码比郑码少。在GBK及更大的范围内郑码的重码更少,因此郑码适合于专门输入古文等工作的人员,而五笔更适合于普通的工作者。
郑码的历史


如果要说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中文笔画输入法(字形码),绝对不是五笔字型,而是郑码。

对大多数人来说,郑码是我们最熟悉同时又最陌生的输入法。它是windows系统中唯一预装的一套笔画输入法,除了郑码之外,其它的全拼双拼、微软拼音、智能ABC等都是拼音码。然而我使用电脑的时间超过10年,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人会使用郑码的人。

从windows95开始,所有的中文windows系统(95/98/NT/2000/XP)都预装了郑码。这到底是为什么?郑码到底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微软公司选择的是郑码而不是五笔字型?郑码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么?

郑码到底是谁发明的?

郑码的发明人是我国著名文字学家、享誉海内外的《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教授。我家里正好就有他编著的这本词典,1965年版,铅字印刷的,现在已经老旧老旧的了。所以,对他的名字我觉得很亲切。

郑码和五笔字型的渊源

郑易里教授研究汉字拆分方案几十年,1980年时候完成了世界上首个只用通用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将汉字代码输入计算机的《26键位汉字拆根输入码方案》。但是他将自己多年对字根、对汉字编码理论和方案的研究心得和发明成果都无私地传授给了王永民等人。王永民等人在郑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五笔字型的发明。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当时的无私奉献,现在占中国统治地位的笔画输入法,就绝对不是五笔字型了。五笔诞生以后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和荣誉,但郑易里仍觉得五笔对于汉字的拆分不是很合理和完善,特别是不太符合汉字的文字规范,因此继续不断研究改进,在他的女儿郑珑的帮助下,最后共同发明了更为规范和完善的中文笔画输入法---《字根通用码》。也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郑码。

郑码的过人之处

《郑码》以单字输入为基础,词语输入为主导,用2-4个英文字母便能输2字词、多字词和30个字以内的短语;在这种字词交融输入之下,输入一个汉字的平均码长是1.8-1.9键之间。他备有两个词库,分别收录25000和50000条词语。为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郑码输入法分为《普及型》和《标准型》两种。《标准型》重码率低,适合高速盲打输入。

《郑码》的优势是,在汉字文字规律方面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规范、易学、快速、通用的特点(当然,这个易学和快速,是相对于当时的笔画输入法而言的),有条件在中、小学和社会上推广应用。郑码因此获得了国家无数的奖项和荣誉。(现在看来,目前中文录入速度最快的应该是五笔字型,已经超过每分钟300个字。而郑码的最高速度大约是240字。而最简单易学的输入法,我想还是拼音吧:D)

但是,郑码具备有其它输入法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不改变编码规则和字根代码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给10万汉字编码。也就是说,学会用《郑码》输入几千个常用汉字,用同一方法编码,还可以输入几万个中国的生僻汉字以及日本和韩国的汉字。有了郑码,我们可以轻易的完成中日韩三国的汉字录入工作,可以完成《说文解字》乃至《康熙字典》这样超大字符集汉字的录入,这一优势是其他输入法所不可比拟的。

1994 年末,三星公司受韩国政府委托,来中国大陆引进汉字输入法,以完成韩国训民中文系统和将超过5000万汉字的珍贵国宝《高丽大藏经》(其实这个大藏经也是高丽王朝在北宋年间从中国引入的)电子化的工作,中文信息学会向韩国推荐了十几种输入法。不久三星公司派来三位专家。在中文信息学会的配合下,马不停蹄地将这十几个“码”轮番考核、测试、筛选。经过严格测试和考核,公司高层领导最后决定,原来准备选三种“码”(输入法)的打算,现在决定只选一种就可以了,那就是郑码。韩国三星集团的理事长总结时候说:“《郑码》是1995年三星最成功的技术引进。”

郑码和windows的渊源
《郑码》经过一系列国家级的测试、鉴定、评审,都认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之后。这个经过千锤百炼的汉字编码系统可以定型推广了。郑易里建议接过他的接力棒的中易公司又瞄准了新的目标——曲线汉字库。因为,这是除了我们无力问津的操作系统以外的中文信息处理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汉字库是中文信息处理的最终表现,因为大家看见的不是输入法,也不是操作系统;而是用精美的汉字打印出来的文章。电脑用汉字库的初级阶段是由各个“点”组成的汉字字形。称为用“点”来描述汉字。它不能无级放大、缩小,要像铅字一样大小分号,而且略大一些的点阵字、笔划边就像锯齿一样难看。当时通用的排版系统上的汉字库是中等技术级的矢量汉字库。即是用直线来描述汉字字形,直线部分自不必说,而曲线部分,是用许多折线来组成。这种汉字库,稍一放大,就会由于显出曲线部分的折线来,产生变形而无法使用。当中易公司要进入汉字库开发领域时,决心越过矢量汉字库,迎头赶上世界最先进的用曲线描叙汉字字型库的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 2—3 个公司有这种用曲线描叙西文的技术,而用曲线描述汉字要比西文庞大复杂的多。公司利用世界上已公开的曲线描述字形的很少资料,组织软件工程师们向曲线字库的纵深领域进攻,同时聘请国内最权威的字模专家做字形的技术总监,并和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专门开发国家标准点阵字库部门合作,一场向世界最高水平,符合国际曲线标准汉字字模的战役全面展开!

做曲线汉字字模是一件周期长、技术水平很高、风险大、资金投入大的项目。中易公司已连续创业4年,基本上都在完善《郑码》而没有什么收入。当为寻求开发曲线汉字库的资金,向一些大电脑公司寻求合作时,他们却认为符合国际标准的 20902 个汉字的曲线汉字库的应用时机还很遥远。现在就投入大量资金开发风险太大,怕得不偿失,于是都婉言谢绝。

但是中易公司认为,在信息时代,技术的更新,不是逐步到来的,而是像三级跳跳来的。我们是中国人,不但要在汉字输入法方面世界领先,在汉字库的技术领域,也要领先,才不愧对发明汉字颇讲书法艺术的老祖宗!

事情果然像预料的那样,1994 年初,世界最大的美国微软公司把刚刚诞生才几个月的 Windows3.2 中文版就准备抛开,全力开发 32 位操作系统的 Windows 95 中文版。包括中、日、韩三国的 20902 个汉字的国际标准。美国微软的工程师很快来北京调查,谁家有这 20902 个国际标准的汉字库?哪个输入法能支持(检索)这 20902 个汉字?他们马上找到了中易公司,他们在了解《郑码》能不能支持(检索)20902个国际标准汉字时,中易公司给他们演示的却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6万电脑大汉字库的输入(检索)。他们看到《郑码》只用4键就能迅速准确地输入 6 万汉字时,惊讶之极,难以言表。即然6万字都这么干净、利索地输入,20902 个汉字还在话下吗。再问到谁家有这 20902 个曲线汉字库时,中易公司轻松地将打印好的全套样本展现在他们眼前。以后的半个月,他们曾4次派不同级别的工程师和管理专家来中易公司咨询考查,确认一切完备无误后,要了样品才满意离去。

从这以后,随着Windows中文版的推广,《郑码》和中易字库一起进入了千万中文用户的电脑中。


输入法中的“郑码”是怎么打字的?

郑码:北京郑易里发明,26码元纯形码,部件代码按字母顺序编排,170个字根,其中有144个字根为多字符字根,按书写顺序取码。三字词取码“1+2+1”。

根据汉字的形态信息,赋予每个字或词一个代码,称为汉字的字形编码,简称形码。《郑码》是一种形码,编码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把方块汉字看作由构字单元组合而成,基础的构字单元是字根,最小构字单元是笔画。

举例:“艮、卩、鱼、口”4个字根可以合成“即、鲫、唧”等 3 个字根,字根“木、曰”和笔画“”可合成“札、电” 2 个字

字根排列的先后顺序叫根顺,根顺与书写顺序一致。

按逆过程可以把汉字分解成字根和笔画,按根顺依次排列后,代入字根和笔画的代码,就能得出汉字的编码。将编码输入计算机,通过机内码转换,汉字信息便存贮在计算机里。

举例:

鲫 --- 鱼\ R 艮\ X 卩\ Y --- RXY

电 --- 曰\ K \ Z --- KZ

《郑码》利用字形信息编码,确立了“笔画-字根-整字-词语”这样一个检索序列。就是说,用几种笔画的笔形来率领上百个字根,用上百个字根率领上万个汉字,用上万个汉字率领数万条词语。

为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郑码输入法》分为《普及型》和《标准型》两种。《标准型》重码率低,适合高速盲打输入。它不但适用于当前通用字符集的 6763 个汉字的输入,而且用同样的编码规则,在WINDOWS 98 中,还能方便地输入大字符集的 20902 个汉字。《普及型》的编码规则简单易学,但不能用来输入大字符集汉字。《普及型》可以作为《标准型》的学习阶梯,因为二者字根的代码有共性,因此用熟练后能自然过渡到《标准型》。
你可以去郑码吧学习郑码输入法!

★flaiy★ 回答时间 2008-05-28 12:50
检举

郑码和五笔相比五笔推出时间要早,至于说好坏嘛,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郑码比五笔更规范一点,但是字根明显比五笔要多,还有用郑码打词是比较痛苦的,没有五笔自然。不过郑码也没有了五笔的识别码。
在GB的范围内五笔的重码比郑码少。在GBK及更大的范围内郑码的重码更少,因此郑码适合于专门输入古文等工作的人员,而五笔更适合于普通的工作者。
郑码的历史

如果要说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中文笔画输入法(字形码),绝对不是五笔字型,而是郑码。

对大多数人来说,郑码是我们最熟悉同时又最陌生的输入法。它是windows系统中唯一预装的一套笔画输入法,除了郑码之外,其它的全拼双拼、微软拼音、智能ABC等都是拼音码。然而我使用电脑的时间超过10年,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人会使用郑码的人。

从windows95开始,所有的中文windows系统(95/98/NT/2000/XP)都预装了郑码。这到底是为什么?郑码到底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微软公司选择的是郑码而不是五笔字型?郑码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么?

郑码到底是谁发明的?

郑码的发明人是我国著名文字学家、享誉海内外的《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教授。我家里正好就有他编著的这本词典,1965年版,铅字印刷的,现在已经老旧老旧的了。所以,对他的名字我觉得很亲切。

郑码和五笔字型的渊源

郑易里教授研究汉字拆分方案几十年,1980年时候完成了世界上首个只用通用键盘的26个英文字母键将汉字代码输入计算机的《26键位汉字拆根输入码方案》。但是他将自己多年对字根、对汉字编码理论和方案的研究心得和发明成果都无私地传授给了王永民等人。王永民等人在郑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五笔字型的发明。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当时的无私奉献,现在占中国统治地位的笔画输入法,就绝对不是五笔字型了。五笔诞生以后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和荣誉,但郑易里仍觉得五笔对于汉字的拆分不是很合理和完善,特别是不太符合汉字的文字规范,因此继续不断研究改进,在他的女儿郑珑的帮助下,最后共同发明了更为规范和完善的中文笔画输入法---《字根通用码》。也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郑码。

郑码的过人之处

《郑码》以单字输入为基础,词语输入为主导,用2-4个英文字母便能输2字词、多字词和30个字以内的短语;在这种字词交融输入之下,输入一个汉字的平均码长是1.8-1.9键之间。他备有两个词库,分别收录25000和50000条词语。为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郑码输入法分为《普及型》和《标准型》两种。《标准型》重码率低,适合高速盲打输入。

《郑码》的优势是,在汉字文字规律方面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规范、易学、快速、通用的特点(当然,这个易学和快速,是相对于当时的笔画输入法而言的),有条件在中、小学和社会上推广应用。郑码因此获得了国家无数的奖项和荣誉。(现在看来,目前中文录入速度最快的应该是五笔字型,已经超过每分钟300个字。而郑码的最高速度大约是240字。而最简单易学的输入法,我想还是拼音吧:D)

但是,郑码具备有其它输入法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不改变编码规则和字根代码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给10万汉字编码。也就是说,学会用《郑码》输入几千个常用汉字,用同一方法编码,还可以输入几万个中国的生僻汉字以及日本和韩国的汉字。有了郑码,我们可以轻易的完成中日韩三国的汉字录入工作,可以完成《说文解字》乃至《康熙字典》这样超大字符集汉字的录入,这一优势是其他输入法所不可比拟的。

1994 年末,三星公司受韩国政府委托,来中国大陆引进汉字输入法,以完成韩国训民中文系统和将超过5000万汉字的珍贵国宝《高丽大藏经》(其实这个大藏经也是高丽王朝在北宋年间从中国引入的)电子化的工作,中文信息学会向韩国推荐了十几种输入法。不久三星公司派来三位专家。在中文信息学会的配合下,马不停蹄地将这十几个“码”轮番考核、测试、筛选。经过严格测试和考核,公司高层领导最后决定,原来准备选三种“码”(输入法)的打算,现在决定只选一种就可以了,那就是郑码。韩国三星集团的理事长总结时候说:“《郑码》是1995年三星最成功的技术引进。”

郑码和windows的渊源
《郑码》经过一系列国家级的测试、鉴定、评审,都认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之后。这个经过千锤百炼的汉字编码系统可以定型推广了。郑易里建议接过他的接力棒的中易公司又瞄准了新的目标——曲线汉字库。因为,这是除了我们无力问津的操作系统以外的中文信息处理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汉字库是中文信息处理的最终表现,因为大家看见的不是输入法,也不是操作系统;而是用精美的汉字打印出来的文章。电脑用汉字库的初级阶段是由各个“点”组成的汉字字形。称为用“点”来描述汉字。它不能无级放大、缩小,要像铅字一样大小分号,而且略大一些的点阵字、笔划边就像锯齿一样难看。当时通用的排版系统上的汉字库是中等技术级的矢量汉字库。即是用直线来描述汉字字形,直线部分自不必说,而曲线部分,是用许多折线来组成。这种汉字库,稍一放大,就会由于显出曲线部分的折线来,产生变形而无法使用。当中易公司要进入汉字库开发领域时,决心越过矢量汉字库,迎头赶上世界最先进的用曲线描叙汉字字型库的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 2—3 个公司有这种用曲线描叙西文的技术,而用曲线描述汉字要比西文庞大复杂的多。公司利用世界上已公开的曲线描述字形的很少资料,组织软件工程师们向曲线字库的纵深领域进攻,同时聘请国内最权威的字模专家做字形的技术总监,并和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专门开发国家标准点阵字库部门合作,一场向世界最高水平,符合国际曲线标准汉字字模的战役全面展开!

做曲线汉字字模是一件周期长、技术水平很高、风险大、资金投入大的项目。中易公司已连续创业4年,基本上都在完善《郑码》而没有什么收入。当为寻求开发曲线汉字库的资金,向一些大电脑公司寻求合作时,他们却认为符合国际标准的 20902 个汉字的曲线汉字库的应用时机还很遥远。现在就投入大量资金开发风险太大,怕得不偿失,于是都婉言谢绝。

但是中易公司认为,在信息时代,技术的更新,不是逐步到来的,而是像三级跳跳来的。我们是中国人,不但要在汉字输入法方面世界领先,在汉字库的技术领域,也要领先,才不愧对发明汉字颇讲书法艺术的老祖宗!

事情果然像预料的那样,1994 年初,世界最大的美国微软公司把刚刚诞生才几个月的 Windows3.2 中文版就准备抛开,全力开发 32 位操作系统的 Windows 95 中文版。包括中、日、韩三国的 20902 个汉字的国际标准。美国微软的工程师很快来北京调查,谁家有这 20902 个国际标准的汉字库?哪个输入法能支持(检索)这 20902 个汉字?他们马上找到了中易公司,他们在了解《郑码》能不能支持(检索)20902个国际标准汉字时,中易公司给他们演示的却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6万电脑大汉字库的输入(检索)。他们看到《郑码》只用4键就能迅速准确地输入 6 万汉字时,惊讶之极,难以言表。即然6万字都这么干净、利索地输入,20902 个汉字还在话下吗。再问到谁家有这 20902 个曲线汉字库时,中易公司轻松地将打印好的全套样本展现在他们眼前。以后的半个月,他们曾4次派不同级别的工程师和管理专家来中易公司咨询考查,确认一切完备无误后,要了样品才满意离去。

从这以后,随着Windows中文版的推广,《郑码》和中易字库一起进入了千万中文用户的电脑中。


郑码输入法的键盘布局

郑码是按英文母的顺序安排这170个基本字根的,是标准输入法,将英文字母键盘分成了26个跟区。研制者将26个英文字母按顺序分成了横起笔类、竖起笔类、撇起笔类、点起笔类和折起笔类等五个区。每个区中所含字母(根区)个数不等,所以郑码的键盘图不像五笔字型的键盘那样具有明显的分区键位。横起笔类中含A到H共八个字母键位;竖起笔类中含I到L共四个字母键位;撇起笔类中含M到R共六个字母键位;点起笔类中含S到W共五个字母键位;折起笔类中含X、Y、Z三个字母键位。分类分区的依据就是起笔的“笔形”,然后再按第二笔和第三笔的笔形排列每个区内的基本字根与英文字母的对应顺序。具体做法是:先按使用功能将基本字根分为主根和副根,再按起笔笔形将主根和副根分为上述的五个大类(横起笔、竖起笔等)。主根的键位确定之后,副根按自身的笔形从属相应的主根。而主根又被分为第一主根和第二主根两类,第一主根是组字能力最强的基根,共26个,如基根(第一主根)“一、土、王”的代码就是A、B、C等等,他们的代码就是一代表根区的英文字母作为代码;并不是每个根区都有第二主根的,在郑码的标准方案中,为每个第二主根又规定了一个位码D,这样第二主根就有两个字母作为代码,(叫做2码根,而相对来说第一主根就叫做1码根)。避免了诸多基根共用一个根区代码而造成重码率高的现象,例如基根(第二主根)“二”的代码就是BD,基根“三”的代码就是CD等。第一主根和第二主根共同提供了本区字根的笔形特征。副根中大多数都是大家熟悉的规范的部首。在标准型中也为每个副根规定了一个位吗,这样副根也是2码根。例如副根“丁”的代码是AI,“气”的代码是MY,“穴”的代码是WO等。副根的第一个代码是区码,第二个代码(位码)的确定共有四种情况,分别按如下规则执行:按副根构形中含有的主根成分确定,例如前述的“穴”中含有O区主根“八”的成分,因此他的位码为O,这是副根位码确定的主要方式。按副根构形中还有的笔画成分确定,如前述的“丁”中含有一笔竖钩,因此位码定为代表一笔竖的区码I。按副根构形中含有的其他副根成分确定,如“示”的构形中含有K区副根“小”的成分因此位码定为K,整个菜码为BK。几个特殊副根的位码需要强行记忆,如“山LL”、“匕RR”和“已YY”。基根采用了双符代码后可以及大地减少重码,而且基根代码的排序非常有规律,使郑码具备了字典的查字码功能,为识字教学与计算机输入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郑码输入法 为什麽那麽少的人会用?

《郑码》以单字输入为基础,词语输入为主导,用2-4个英文字母便能输2字词、多字词和30个字以内的短语;在这种字词交融输入之下,输入一个汉字的平均码长是1.8-1.9键之间。他备有两个词库,分别收录25000和50000条词语。为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郑码输入法分为《普及型》和《标准型》两种。《标准型》重码率低,适合高速盲打输入。
《郑码》的优势是,在汉字文字规律方面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规范、易学、快速、通用的特点(当然,这个易学和快速,是相对于当时的笔画输入法而言的),有条件在中、小学和社会上推广应用。郑码因此获得了国家无数的奖项和荣誉。(现在看来,目前中文录入速度最快的应该是五笔字型,已经超过每分钟300个字。而郑码的最高速度大约是240字。而最简单易学的输入法,我想还是拼音吧:D)
但是,郑码具备有其它输入法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不改变编码规则和字根代码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给10万汉字编码。也就是说,学会用《郑码》输入几千个常用汉字,用同一方法编码,还可以输入几万个中国的生僻汉字以及日本和韩国的汉字。有了郑码,我们可以轻易的完成中日韩三国的汉字录入工作,可以完成《说文解字》乃至《康熙字典》这样超大字符集汉字的录入,这一优势是其他输入法所不可比拟的。
郑码是要记字根的,
分主根和副根,
可以看郑码输入法的帮助文件,系统自带的
郑码的特点是:
拆字简单,简繁同根,超大字库,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打字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如果不会五笔的话,建议还是学郑码。


中文输入法的发展历程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 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虽然更早有电报码,用0──9十个数字中的四位组合构成每一个汉字,便于邮电局发送电报之用,但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在台湾的汉字输入法历史则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汉字输入法的发展,一方面是输入法软件的功能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新型输入法编码的不断涌现。前者主要是针对拼音输入法,后者则出现了“万码奔腾”的局面。早期的输入法软件大都为收费软件,很多企业或个人依靠销售输入法软件挣钱,如今收费的输入法已经很少,绝大多数输入法软件都是免费的产品。 拼音类的输入法包括大陆的拼音输入法和台湾的注音输入法等。拼音输入法相比其他输入法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现代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中国人在还没学习汉字前就先用大量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原本只是用来标记汉字读音的拼音也就可以轻松地作为汉字的输入编码。拼音输入法另一个优势就是接近口语话,所以拼音输入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适应。但是拼音输入法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汉字输入法编码时,单字重码率异常高,即使词组重码率也是非常高。为了让拼音能够较快速的录入汉字,只有借助复杂的输入法软件来提高拼音输入能力,比如支持智能排序,以词定字,整句输入,云输入功能等,纵观拼音输入法的发展,也即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发展。在中文输入法诞生之初就最先出现拼音输入法,但是当时的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差,字序固定,不支持词组和整句输入,甚至文字不能和编码一起显示。在输入汉字过程中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需要的汉字,输入效率非常低下。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只会用拼音输入法,但大部分人都不满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效率。20世纪90年代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开始支持词组输入和整句输入。1993年出来的中文之星输入法软件能够做到单个字词的即时显示,即一边打拼音,同时显示汉字。中文之星软件进行一些巧妙设计,如空格确认、逗号句号选重码、允许模糊音容错和自定义字符串等,这些功能已经成为当今所有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必备功能。1993年初北京大学的朱守涛先生发明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后被微软收购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在随后几年中智能ABC输入法成为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输入法软件。1994年的出来的自通输入法软件和1996年的黑马神拼输入法软件,这两种输入法都实现了汉字整句输入(又称语句输入)能力。汉字整句输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博士生王晓龙进行了汉字分词方面研究,并申请了863课题,写出了“最小分词问题及其解法”方面的论文,从而奠定了拼音整句的输入的理论基础。微软从Windows 95中文版开始,在系统内置支持整句输入功能的“微软拼音输入法”。然而当时的拼音输入法普遍智能化程度不高,整句输入不成熟,输入过程中错误率高,而且不能够与所敲拼音同步显示汉字(微软拼音是滞后一个字、自通是滞后几个字、黑马拼音是需要最后确认才出现汉字),整句输入过程中修改拼音选择汉字不方便,大大限制了整句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所以很多用户还在继续智能ABC。直到1998年谭亚军发明的拼音之星软件,才完全支持“实时显示”的方式,不管输入多少拼音,每个字母按下去,汉字就同时显示,拼音有错误,用户就会立即发现,又由于支持自动分词与整句输入,用户不用去担心是输入一个词语还是一句话,系统都能够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该词语,系统也能够自动学习并存盘,似乎具有了词语输入法的方便性与整句输入法的智能性。到了1999年出现了另外几个拼音输入法软件:拼音加加、自由拼音输入法和考拉输入法,拼音加加软件开始支持在不切换输入法情况下直接用Enter直接键入英文字母在90年代,双拼输入法和相应的输入法软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双拼输入法诞生了多种方案,如自然码输入法软件提供的自然码方案,更采用双拼加偏旁或笔划的音形结合方式编码,提供了一种快速输入汉字的途经,这已经超出了拼音输入法的范畴,严格来说自然码双拼不属于纯拼音,而是一种音形码。此外微软、拼音之星、拼音加加、小鹤双拼等都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双拼方案。进入新世纪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趋于成熟,正式进入了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这时产生的拼音输入法软件主要是整合以前拼音输入法软件优点,提供了更大的词库,软件的智能性也更强,还拥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2000年初出来的智能狂拼也提供了更智能的输入方式。而紫光拼音输入法是在考拉输入法的基础上开发而成,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词库,增加了智能组词,也就是说用户连续输入9个字以内的拼音串,系统能够自动转换成汉字,而不论是否有这个词语,系统根据词频高频先见的方式给出一个词语串的组合。紫光输入法最终成了用户最喜欢的输入法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06年6月由搜狐公司推出的一款Windows平台下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是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新一代的拼音输入法产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备份自己的个性化词库和配置信息。搜狗拼音输入法一经出来很快取代了智能ABC输入法而成为中国现今主流汉字输入法。在搜狗输入法出来后,谷歌、腾讯、百度和微软也相继推出了同一类型的智能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QQ拼音输入法、百度输入法、必应输入法。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很多IT企业又开发了Android、iPhone、iPad的拼音输入法,如百度手机输入法、QQ手机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等。这些输入法延续了电脑上输入法的特点,同时输入法软件针对触屏的特点,从而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输入方式。在台湾的拼音输入法则以注音输入法为主,与大陆类似都是在输入法软件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变得更加智能。与大陆不同的是,大陆拼音输入法一致采用英文26键作为拼音输入法的键位,而台湾使用的注音输入法键位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40键到30键,再到26键都有人使用。因为注音符号与键盘的英文字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注音符号设置键位的时候往往采用数字键和符号键作为编码。在香港人则流行粤语拼音输入法(又名广东话输入法),利用汉字的粤语读音,在电脑上输入汉字。由于粤语拼音缺乏统一的拼音标准办法,各种软件的拼音法并不一致,故有碍粤语拼音输入法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虽然拼音输入法简单易学,但是汉字同音字现象之多所导致的重码率居高不下,即使输入词组重码也是相当高,纵然加上云输入功能也无法完全做到精确地输入文字,所以在拼音编码外就涌现了大量的编码方案,主要有形码和音形码两类,这些编码往往比拼音输入法具有更低的重码率,熟练后可以很快地输入汉字。中国大陆最早出现并流行开来的形码输入法是由王永民于1983年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在台湾最早的形码输入法则是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电脑在中国普及,第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汉字输入到电脑中,拼音虽然可以作为汉字的编码,制作成拼音输入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汉字效率极其低下。为了能够让中文快速的在电脑上输入,有的人抛弃英文键盘布局而另外设计了专门的中文键盘,这些键盘作为编码的键数量有的为几十个,甚至有的达到几百个,但是这些方案并没有实现中文的轻松或快速录入。直到 1983年8月,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输入法采用普通的电脑键盘,只使用英文字母键其中的25个参与编码,不但可以让我们输入汉字,而且也极大的解决了输入速度这一顽症。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五笔字型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诞生了三种编码方案,即86版和98版和新世纪版。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广的形码输入法,一经推出来,即受到很多用户的热捧,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人学习电脑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的教学培训班也遍地开花。在80年后期还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形码输入法——郑码输入法。郑码是郑易里和女儿郑珑共同发明的一种中文输入法,郑码相比于五笔更加规范,而且郑码输入法要比五笔更加广泛,因为微软从Windows 95系统开始就内置郑码输入法,成为系统默认自带的输入法,直到2012年的Windows 8才取消内置郑码输入法。郑码推出后很快获得中、美、英国专利授权,并通过国家级的鉴定,曾荣获北京国际发明金奖和最优秀发明大奖;荣获第22届日内瓦发明金奖。为了解决繁体字与简体字通用的问题,郑码采用字根双编码方式减少字根重码,因采用按特征检索基根和区码方式以及大多采用标准的偏旁部首记忆量增加不大较为易学。在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国家教委尚未有推荐输入法方案,所以在中小学里教的汉字输入法相当多,各个学校教汉字输入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教五笔字型,有的教自然码,有的教肖码等。虽然五笔字型输入法可以快速录入汉字,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商业推广,但是五笔因为学习难度高,而且五笔编码本身有不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字根不符合汉字基本部件与违反笔顺的问题,所以一直无法成为国家教委的推荐输入法。进入90年代后,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了关于研发输入法的“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在1992年8月1日至3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及直属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教学汉字编码规范与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研讨会。最后与会代表认为,在目前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而对形码的选择应持特别慎重态度,目的在于避免对语言文字的“污染”,并坚决反对用商业竞争或行政命令手段在中小学中强制推行不规范的汉字输入编码方案的做法。两年后项目课题组推出了名叫“认知码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形码输入法, 1995年国家教委推荐中小学使用认知码,向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可是,由于认知码自身存在很多欠缺,在推行之中遇到很大争议和阻力。不少学术刊物纷纷载文讨论认知码,因为认知码自身的致命缺陷,比如重码率相当高、编码规则复杂、易学性差、字根选择缺乏正确的规范、简码的使用不科学,使这种后来研制出的官方编码被批评家批驳得体无完肤,一蹶不振。最后认知码全面推广之事也不了了之。在国家教委想方设法研发一种易学规范而又快速的输入法同时,一种更优秀的输入法——二笔输入法已经在民间诞生。二笔输入法是陈劲松于1992年发明的音形码输入法,采用拼音首字母与笔画(两个笔画取一键)相结合的方式取码。二笔输入法直到2000年1月成立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向外界推出二笔输入法软件后,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二笔输入法不但易学,还可以输入文字打出像五笔一样速度。二笔输入法具有规范、易学、快速的特点,因此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审而获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这是截止2013年唯一获得批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的汉字输入法。由于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以高价销售二笔输入法软件,而且当时(2000年到2004年期间)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智能ABC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是免费的产品,只有很少人愿意尝试使用二笔。最终导致以经营二笔输入法软件为主要业务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在2004年濒临倒闭。在另一方面,二笔输入法以其优秀的特性吸引了不少二笔爱好者,还有些爱好者对二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同时对二笔输入法软件进行维护。二笔输入法软件大都能够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和使用。而随着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2006年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诞生后,非拼音类的形码或音形码输入法受到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少,而且不再有国家相关部门参与开发和推广输入法。但这并不影响众多输入法爱好者对输入法编码方案研究的热情。很多爱好者研究输入法都会从多面方面考虑,比如重码率、易学性、对大字库的支持、输入法按键的舒适程度等。一些输入法爱好者仍然想得到一个超低重码率的输入法,所以也就产生了GB2312-80字符集的6763个汉字中只有14个重码字的张码输入法。在支持大字库方面,除了输入法编码本身外,更要输入法软件和字库或词库的支持,所以诞生了收录全部七万多个UNICODE汉字的海峰五笔软件。而在输入法编码方案易学方面,至今依然没有一个能够超越二笔输入法的编码方法,能够做到既高效又易学。在台湾,中文输入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输入法编码方案。1976年朱邦复发明第一个形码输入法——仓颉输入法,发明输入法后,朱邦复公开该输入法,不收分文,使电脑汉化得到很大的进展。所以台湾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内置有仓颉输入法。也成为台湾最流行的形码输入法之一。成仓颉输入法出来之后又诞生了一批形码输入法,像王赞杰发明了大易输入法,廖明德发明了行列输入法,和仓颉输入法一样,这些输入法作者开放输入法专利,所以同样内置到了Windows系统中。在台湾使用人数最多的形码输入法是呒虾米输入法,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人刘重次发明的一种形码输入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输入法都指电脑普通键盘或手机键盘上的输入法,包括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除了这些通常意义的输入法外,还有语音输入、手写输入,以及速录技术等,这类输入法技术的发展既与普通键盘输入法发展息息相关,又独立于普通键盘输入技术。汉字语音输入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输入方法,通常是采用马尔可夫信息模型进行统计处理和基于规则方法进行歧义判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IBM终于推出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这是当时语音识别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从事汉字语音识别研究的人员运用在研究所或大学学到的知识或研究成果,建立了巨大的中文语言资料库(又叫语料库),推出了中文普通话的语音输入系统。科大讯飞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言技术提供商。在个人电脑上要实现语音输入中文往往还需要外接设备。而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智能手机的输入法都自带语音输入功能,如百度手机输入法、讯飞语音输入法等都具有语音输入的方法,用户也可以方便地利用手机进行语音输入文字。但是,语音输入有还不能提高非常精确的文字输入。除了语音输入文字外,手写也是一种常见的输入汉字方法。手写输入法是在手写板或触屏手机屏幕直接书写的中文输入方式。1997年就已经出现了基本可以使用的手写汉字输入系统,采用了基于语义句法的模式识别方法。20世纪90年代也诞生了不少手写产品,比如中自公司的“汉王99”和摩托罗拉公司的“慧笔”。但是在随后几年里手写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触屏手机的出现,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流行后,手写输入法才得到更加广泛使用。速录技术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输入法编码方法,速录所用到的编码方法实际上也就主要为三种: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速录一般面向特定的领域,速录师就业面向政府机关、司法系统。这些领域对于文字的录入速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会议,速录师可以边听边将文字打出来,就像文字立即出现在眼前。另外速录的键盘通常也不同于普通键盘,而采用速录键盘,如亚伟速录采用国际通用的速录键盘。亚伟速录是最早的一种中文速录技术,采用拼音输入方式,由唐亚伟于1993年发明。亚伟速录也是如今最广泛的中文速录技术。在亚伟速录之后又出现了其他多种速录技术,如国育速录、超音速录、飞耀速录、五笔双打等。虽然速录使用的编码方案通常为拼音方案(也有少数采用五笔或二笔方案),经过特殊的编码组合,但是大多数都采用并击技术,并击需要每次多个手指分别按下多个不同的键,可以有效地提高击键效率,从而也就突破了普通键盘每分钟200到300字的极限速度,而达到每分钟600字以上的速度。

上一篇:扶桑花怎么养

下一篇:晕车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