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

时间:2024-06-22 23:08:03编辑:coo君

外国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发展。。。

  一. 英国女小说家的创作共同特点
  19世纪的法国文坛,唯一的知名女作家是浪漫主义小说家乔治·桑,她用这个这个男性的笔名载入史册。然而在英国的19世纪,有奥斯汀,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等一批女作家。这些女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都表现了当时出现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小说表达妇女的权利。奥斯丁的小说写中产阶级日常生活,描写精致,语言幽默,通过缔结一门好婚姻寻求妇女的出路,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勃朗特三姐妹的创作具有传奇色彩。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家庭女教师的独立宣言,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充满狂放的激情,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盖斯凯尔夫人描写了工人生活。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有深厚的同情。其次,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日常家居生活、个人情感、乡村生活,较少社会大题材。这与妇女的生活天地有关。妇女被限制在家庭,她们的创作在当时不被社会普遍承认。她们处于边缘文化的地位,常常受到男性评论家的嘲笑。 再次,女作家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小说,这本身是一种争取妇女的话语权利行为,她们的个人体验成为被遮蔽的妇女的集体记忆,以及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记忆。
  二.作家及其作品与评价
  时间
  作家
  发表署名
  内容
  代表作
  评价
  19世纪初
  简·奥斯汀
  匿名
  恋爱婚姻
  现实主义小说《傲慢与偏见》
  女人中最晚么的艺术家
  19世纪中期
  夏洛特·勃朗特
  中性笔名
  女性独立
  《简爱》
  勃朗特峭壁
  ……
  艾米莉·勃朗特
  中性笔名
  爱情复仇
  《呼啸山庄》
  ……
  盖斯凯尔夫人
  真名
  劳资斗争
  《玛莉·巴顿》

  19世纪后期
  乔治·艾略特
  男性笔名
  乡村生活
  《瓦尔登湖》

  为什么我要特地把发表署名也列举呢?这也同样与女性长期受到压制有关系,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
  一.小说在艺术创作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 作品体现出女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第二, 作品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第三, 作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四, 作者用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来渲染营造作品的气氛。
  第五, 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的语言。
  好了,这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及其作品,是不是有些零乱。当然除了以上的列举外,再向大家推荐几部作品:奥斯汀的哥特小说《诺桑觉寺》,感伤小说《理智与情感》,现实主义小说《爱玛》《劝导》等。
  当然,在外国文学史璀璨的文学长廊上并非只有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女性形象,只是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喜爱文学的人去深刻研究的。下面我再列举一些其他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但由于学识有限,无法列举的全面,希望大家谅解。仅供参考。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
  格林童话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皇后,
  劳伦斯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白黛,
  古希腊史诗 《伊利亚特》里的重要人物海伦以及希腊神话中的众多女性形象。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外国文学发展历史

 1. 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九五”期间,外国文学史继续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重点,除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外,留学回国的教师逐渐增多,并带回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造成文学史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除了一批比较传统的文学史如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新编》和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之外,“九五”期间还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文学断代史、国别断代史、国别史和针对主要文学形式的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杨仁敬主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王佐良和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李明滨主编的《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黄源深撰写的《澳大利亚文学史》、沈萼梅主编的《意大利当代文学史》、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戏剧史》、瞿世镜主编的《当代英国小说》、郭继德撰写的《加拿大英语戏剧史》、郑克鲁撰写的《现代法国小说史》、陈世雄主编的《欧美戏剧史》等。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文学史丛书”,是按照国家和语种来分类、分别由各语种专家执笔的一套文学史丛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充分发挥其多语种的优势,推出了一套“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丛书”,这是一套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按国别划分的文学史话,每册篇幅并不很大,语言比较流畅,趣味性较强,有助于扩大外国文学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
  2. 研究类的专著逐渐增多。除了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外,我国高校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外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国外的重点作家。由于“九五”期间正值世纪之交,因此,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流派和二十世纪西方的重点作家就成为首选的研究课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专著包括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陆建德等主编的《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李维屏的《英美意识流小说》、肖明翰的《福克纳研究》、张剑的《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蒋洪新的《走向<四个四重奏> T. S. 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郭天相主编的《俄罗斯诗学研究》、李德恩的《拉美文学流派嬗变与趋势》、吴福恒等主编的《美国作家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些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成果的作者都能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真正实现了与西方学者在同一研究层次上的交流和对话。
  3. 对国外文学发展的趋势日益敏感,介绍也更加及时。随着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进修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机会接触外国文学批评的第一手资料。受国外文坛活跃的学术气氛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及时地把国外文学批评的最新动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九五”期间,刊登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评论》等专业文学刊物上的大批评介、译介性的文章正是这些教师努力的结果。收集成册的评介国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有王逢振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和盛宁的《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
  4. 外国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摆脱纯文学的束缚。“九五”期间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一批研究人员自觉地遵循文化的概念,努力摆脱旧时经院式纯文学研究思路的束缚,开始研究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这种将文学作品与孕育它的那个时代的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做法,使我们的研究人员开阔了思路,对作品的剖析也有了新的视角。王守仁的《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和何云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是这一尝试有代表性的成果。
  5. 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已开始受到关注。外国文学的翻译从实质上来讲是一种比较研究,即对一种文化的语言揣摩和研究之后,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达、阐述的再创造。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大批外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当代作品被及时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不少经典作品被多位、甚至数十位译者反复“重译”。虽然,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但是译文的质量确实很令人担忧。这里既有翻译的实践问题,也存在理论方面的问题。翻译批评是为了解决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科分支,而南京大学的许钧则是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的《翻译思考录》、《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与王克非合作)等专著和论文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翻译批评系统论述的成果。
  6. 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初见规模。由于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的紧密关系,教材建设始终受到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九十年代初,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重点是编写外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本。“九五”期间教材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沿用了多年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面临修订的任务,以适应外国文学发展的趋势;近十年来推出的一批外国文学史专著由于资料新、观点新,更成为高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首选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购买在中国的重印权后出版的原文版外国文学名著更为外语院系的外国文学课提供了原文教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共11种)原文的通用语种文学选集,现已推出西班牙、拉丁美洲、俄罗斯、韩国等四种,陆续要出版的还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阿拉伯等。由于篇幅大(每册近千页)、涵盖面广(选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此,非常适宜作为高校外语院系的文学课或阅读课教材。这套文学选集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外国文学教材方面最大的空白。
   (二)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优势
  
  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除分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上海等省市的社科院外,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高校的外语院系、中文系和外国文学研究机构。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队伍具有以下优势:
  1.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数量之多是其他研究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已成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2. 由于高校的教学必然涉及外国文学的各个领域,因此,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涵盖面非常广,成果的覆盖面也很广。
  3. 高校的科研基本上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选择的课题更倾向于解决有实践价值的问题。
  4. 由于高校的研究队伍相对稳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部分重点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已形成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外国文学研究群体,其中的一批资深教授已成为全国外国文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者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
  5. 借助于各级外国文学学术团体,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更直接也更频繁,开始出现了资源共享、合作搞课题的好势头。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希望能得到你的采纳~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简述西方文学在发展历程上具有历程碑意义的作家及代表作品.

在西方文学发展历程上具有历程碑意义的作家很多,不胜枚举,现举出几个作家及其代表作,供参考。 1、荷马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做。《荷马史诗》集古希腊文化之大成,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标志着西方文学史的第一座里程碑。 2、但丁的《神曲》。但丁·阿利基埃里(1265-1321) 意大利诗人,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是《神曲》。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十日谈》 3、薄伽丘的《十日谈》。《十日谈》采用了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谭》的所谓“框架式结构”,即开端有个类似序曲故事统领全书,其它各篇均镶嵌于这个总框架之中:1348年鼠疫流行,佛城十个少男少女避居乡间别墅,为祛寂寞,每人每日讲个故事,十天过去,共讲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或取自历史,或取自传说,或取自现实生活,内容或揭露封建残暴、或鞭挞教会虚伪、或讽刺僧侣荒淫,写得风趣生动、神采飞扬。本书在欧洲文学史上划出了一个时代即“小说”的时代,因为它打破了从来都是韵文独领风骚的局面,把散文的文学提高到一个突出地位。 4、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本书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张、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进小说对小说指指点点,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在17世纪——文学刚刚启蒙复兴的时代,塞万提斯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所以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5、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6、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歌德《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8、巴尔扎克 (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外国文学分为那几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主要代表作家。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大裂变的时期.大变迁,大改组,大分化,大整合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特点.
20世纪是一个人类走向全球化的世纪.20世纪的文学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的.打破国界,打破封闭,成为全球的共享资源,构成了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主流态势.
纵观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态势,总揽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捷克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挪威作家克努特•哈姆生.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扩展资料: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的意义!

《荷马史诗》,这部被认为是古代诗人荷马写的史诗著作,同时它也被看作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原创经典著作。 《荷马史诗》大约写于公元前8世纪,即人们所推测的特洛伊败落的时间之后的300至400年间。然而,究竟是荷马编纂了当时存在的口头流传的历史,还是荷马就是这部著作唯一的原创者,现在还仍是个谜。可是他的作品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磨砺得以保存下来,并且成为文学史上最有感召力的一瞥。


西方文学史中古典文学是多少世纪

古希腊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抒情诗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没有氏族庇护的人们,摆脱了氏族重视集体情感的意识和传统的束缚,个人的遭遇引起了种种复杂的情感,抒发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自主情绪的抒情诗日益发展起来。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著名的独唱诗人是萨福(公元前610—?)和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合唱抒情诗人是品达(公元前522—442)。3、第三阶段:公元前6——4世纪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成就最大。4、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作家庭喜剧。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


论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摘要:结合《西方文学史》的教学实践,提炼且辨析了高校文学课教学的十大关键词:脱稿、幽默、激情、表演、技术、借鉴、比较、故事、逻辑、灵魂。前五个关键词是就“如何讲”而言的,后五个关键词是就“讲什么”来说的。
  关键词:文学课 《西方文学史》 十大关键词

  在高等院校里,文学课被当作最好上的课。出现这样的观点同文学的特点有关:文学作为人学,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心灵诉求息息相通,因此学生喜爱听文学课;文学作为美学,具有超越专业的生动性,因此学生容易听懂文学课。不过,“好上”不等于一定可以“上好”。能否“上好”文学课,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态度和素质,取决于他在“讲什么”和“怎样讲”方面的理解和造诣。笔者想结合自己主讲《西方文学史》的直接经验和体悟,谈谈高校文学课教学的十大关键词。前五个关键词着眼于“怎样讲”,后五个关键词着眼于“讲什么”。

  一、脱稿

  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脱离讲稿并不是一个最高的要求,而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课堂教学最忌讳照本宣科。在“前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是指念教材或者念讲稿,在多媒体时代,照本宣科又增加了一种新方式:念多媒体课件。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来撰写、记诵自己授课的武林秘籍:一本个性化的抽屉讲稿。
  脱稿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很多成功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全脱稿。一篇很好的讲稿,如果是念出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对你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态度也会产生一些怀疑。相反,如果讲稿写得弱一些,但如果是脱口而出的话,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他们会觉得自己遇到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这时在心中可以给你打上七八十分了。鉴于这种认识,笔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讲稿,都力争熟练地背诵下来,比如普希金的诗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独白,以及以中国文学为参照系时涉及到的《诗经》和《楚辞》等。
  当做到手中无教案、眼中无教案,甚至心中无教案后,自然就可以追寻更高的授课境界了。

  二、幽默

  记忆讲稿,固然重要,但是还需要将讲稿生活化、口语化。写论文和上课的区别就在于:写论文是用来看的,上课是用来听的。人的视觉更有耐心,可是人的听觉却非常挑剔。因此,写论文是将生活提升为理论,而上课是将理论还原为生活。在将讲稿生活化、口语化的过程中,幽默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幽默当然不是指讲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笑话,而是指用非常通俗、大众化的语言,如适当借用一些流行歌词、影视对白、广告语、歇后语、方言俗语等,表达某些学术性的思想。换句话说,同一种思想,你可以用呆板的书面语说,也可以用灵动、活泼,让人回味无穷的口语来说。比如,你可以说海伦是希腊半岛最美丽的女孩,也可以说海伦是“希腊半岛的岛花”;你可以说阿喀琉斯在海边伤心落泪,也可以说阿喀琉斯“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他的遭遇让我们深深地懂得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你可以说奥德修斯之所以能够返回故乡是因为他一直想着返回故乡,也可以说“如果你知道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可以将达吉雅娜写给奥涅金的情书打在课件上读一遍,也可以用陈楚生的歌词给概括出来:“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
  有人认为幽默是天生。其实不完全使然。幽默与其说是一种先天的能力,不如说是一种后天的态度。比如,深受人们欢迎的教学大师易中天就以“易式幽默”而著称。但据他自己爆料,他上课时所用到的很多幽默话语都是平时绞尽脑汁设计好的。尽管有部分学者或“高层次”的听众对易中天的幽默不以为然,扣上“哗众取宠”的大帽子,但是,如果每一位大学老师能够像他这样热爱教学,用心备课,并且达到他那样的语言水准,我们就无法苛求他做得更多、更好了。当然,如果先天缺乏幽默细胞,后天也对幽默不感兴趣,那么,还可以像于丹那样激情四射,尽管于丹的授课方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习惯和欣赏。

  三、激情

  激情或许是一种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东西。激情是自信的表现,而自信来源于老师经过艰苦的努力,对授课内容的把握达到烂熟于胸、信手拈的程度。一个埋头念教案的老师不会有激情,一个满口书面语的老师难以有激情。激情需要一定的普通话水平,但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老师普通话水平不高,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激情四射。激情需要讲究授课的节奏,如分析希腊神话的内涵时,可以用轻快的节奏;朗诵普希金的《致凯恩》时,可以用沉醉的神情;讲解列夫·托尔斯泰时,可以用深沉的语调。激情是一种投入,简单地说,老师先要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学生。不过,激情不是煽情,如果说是,那也是一种自然的煽情,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深华。而煽情呢,就是做作的激情,毫无准备、突兀的激情了。这好比唱摇滚乐,高明的摇滚歌手会用他的音乐和歌唱将一首歌自然地推向高潮,全场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抵达到一种沉醉、亢奋的状态。而低劣的歌手,不是想用歌声和音乐打动观众,而是一上舞台,先自己莫名其妙地high起来,在那里又蹦又跳,自作多情地呼喊全场观众随着他一起摇摆,这就不是一个摇滚歌手在释放激情,而是一群疯子在发癫。

  四、表演

  中国老师大多内敛、羞涩,虽然有些男性老师的授课语言颇有气势和外放,但在肢体语言上依然非常羞怯和机械。讲台其实也是一个舞台。老师虽然不是演员,但自学一点表演才能是会有用武之地的。尤其是上文学课,不仅语言上要放得开,肢体上也要放得开。中国老师不一定要像西方老师那样说到动情处,就放肆地坐到学生的桌子上,或者说到腿毛就卷起自己的裤腿,但应该学习一些西方老师的自信、大胆,不要让讲台和话筒捆缚住自己的四肢。朗诵普希金的《自由颂》时,可以把自己当成专业的名主持;表演哈姆莱特的独白时,可以化身为明星级的话剧演员;讲解达尔丢夫的虚伪时,不妨扮演一下伪君子……。
  当教师用肢体充分释放自己的激情后,课堂气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所以说,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是只有老师提问题、学生站起来回来这么一种表面的方式。教师的眼神、动作等都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心灵共鸣的语境,让他们能够发在内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然,除了老师的表演外,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表演的空间,如上学期,可以让学生改编、导演和演出《哈姆莱特》片段;下学期可以让学生改编、导演和演出《等待戈多》。如果同时教两个以上的班,还可以让他们的表演进行PK,让学生作为大众评委来打分评判。

  五、技术

  新时代的老师基本告别了黑板和幻灯片,迎来了多媒体时代。对于《西方文学史》而言,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没有多媒体是万万不能的。笔者旁听过一门《广告学》,该课程将图片、影像、图表、色彩、声音等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笔者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决定仿效他的成功做法,探索如何让《西方文学史》教学告别平面时代,步入立体化的阶段。于是,在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会儿插入电影片段,一会儿播放电视专题片。可是却失望地得知,学生们对于这学期课程的评分只有87分,这比“课堂改革”之前的上学期低了8.5分。
  笔者其实犯了迷恋技术,冷落艺术的错误。《西方文学史》毕竟不同于《广告学》,因为《广告学》的个案主要以影像为载体,离开多媒体,这门课会讲得死气沉沉。可是《西方文学史》的个案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它毕竟不是“西方电影史”、“西方美术史”,因此,在有限的课时中掺杂了太多的非文学因素,必然会大大挤压原本属于文学的空间。同时,插入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不仅打断了课堂节奏,还摒弃了语言分析的魅力,对文学课教学有害无益。
  有了这样的教训后,笔者开始思考多媒体技术与语言分析的兼容问题,认为应该将多媒体技术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讲古罗马文化的起源,可以播放电影《特洛伊》片段:特洛伊城被攻破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拉住一位准备撤退的年轻人,他叫做埃涅阿斯,帕里斯将一把剑交到他手中,告诉他,带着这把特洛伊之剑,去创建一个新的特洛伊。这个新的特洛伊就是罗马的前身。然后开始讲罗马的起源和发展,讲罗马文化与特洛伊文化的渊源关系。

  六、借鉴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独创是必须的,独创也是很难的。正因如此,很多学者为了创新,选择一块学术自留地,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作下去,希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成为专家。可是,当学者同时也是大学老师的时候,问题也随之出现。大学老师需要做普及工作,这就需要他对所授课程有比较广泛的了解,换句话说,教学工作需要他是一位杂家。但是学术界已经形成一条潜规则:专家比杂家吃香。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同行总是习惯性地问一句“你是搞什么的?”如果答不上来,便自觉矮人一截。为了能在学术圈立足,专家们只能用钻牛角尖的精神把自己的自留地深挖三千尺,可是离开自己的自留地,他所知道的不见得比一般的研究生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名学者很难上好一门本科生课程的原因所在。
  笔者主要从事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研究,但是讲授的却是“大西方文学史”课程,根本不会讲到这位作家,也就是说,笔者的此类研究和教学几乎没有关系。笔者还从事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研究。在西方文学史上,普希金是一位需要终点推介的作家,笔者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浓缩成两节课,既达到普及的目标,也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会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过,一位老师要像专家那样,对每个授课对象都做过精深的研究,都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作为老师,由于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如果对某些问题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那么就算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些“自己”的见解也未必是最好的、值得推广的见解。
  因此,大学老师除了勤于耕耘自己的学术自留地,还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广泛涉猎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寻找最好的观点,以便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举个例子,笔者在讲授但丁的《神曲》前,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论著,发现徐葆耕先生的讲解最为独特和精彩。徐葆耕先生认为但丁梦中游览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表层故事下隐藏着人类幸福的秘密:天堂之路=维吉尔+贝特尼采,即幸福之路=人智+爱。[1]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可做了一些阐释:幸福的秘密很简单,就是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有爱的人,更通俗地说,就是做好一份工作,爱好一些人。

  七、比较

  讲授《西方文学史》时,可以融入一些比较文学的思维。比如古希腊神话的一大特点就是神的人性,很多教材都是这么说的,但都说得非常突兀和抽象。所谓特点,是通过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为了让这个概括更具有说服力,笔者将中国神话作为镜子加以参照:在中国神话中,神一心为公,在希腊神话中,神一心为私;在中国神话中,神是人类的保护者,在希腊神话中,神是人类的主宰者;在中国神话中,神是严肃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希腊神话中,神是浪漫的,注重外在的世俗享乐;在中国神话中,神在有缺陷的外表下面掩藏着没有缺陷的单一的神性;在希腊神话中,神在没有缺陷的外表下面掩藏着有缺陷的单一的人性。同样的道理,讲授中国文学也可以有意识地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系。比较思维的运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整合已经学过的各种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学习将要开设的《比较文学史》做好意识、案例上的储备。当然,比较思维的运用要做得自然和适度,否则,《西方文学史》就变成了《比较文学史》。

  八、故事

  郜元宝先生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没有“文学故事”的文学史——怎样讲述中国现代文学史》[2]。说中国人写的“中国文学史”追求“大而全”,太注重文学规律的发现和概括,太在意文学背景知识的繁琐介绍,没有文学性和故事性可言。笔者也注意到中国人写的“西方文学史”存在相同的问题,并将这种撰写模式称之为“第二十二条军规”。[3]其实,专家们撰写的“西方文学史”有没有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自己在课堂上讲的“西方文学史”应该具有故事性。文学史教材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一个经典作家、作品的线索,一个稍微有水准和追求的老师自然不会照着教材的内容来讲课,因为教材学生也人手一本,他们自己可以看。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概念化的文学史还原为丰富生动的故事。
  文学的本质就是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文学的内容,即文学是人学;讲故事的方式是文学的形式,即文学是美学。西方文学史上经典作家个个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莎士比亚之所以是莎士比亚,因为他讲述过《哈姆莱特》;托尔斯泰之所以是托尔斯泰,因为他讲述过《战争与和平》。因此,对外国文学的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故事的生动讲述基础上。这也是文学课不同于历史课、哲学课、伦理课的独特魅力所在。对此,我们还应该走出一个误区:故事是肤浅的,只有理论是深刻的。那么,莎士比亚有什么理论?普希金有什么理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什么理论?生动有趣的东西也可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枯燥无味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高深的哲理。

  九、逻辑

  《西方文学史》教学,可以遵循一个总体的逻辑:从故事到理论;从理论到理念。这就需要作家、作品先行,文学思潮、文学规律殿后。比如讲文艺复兴文学,可以将“文艺复兴文学概论”作为最后一节来讲,先讲但丁、塞万提斯、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如果先讲“文艺复兴文学概论”,很容易带着理论的笼子去找作品的鸟,违背了从感性到理性、从个案到理论的认知习惯。
  讲作家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作家的故事”和“作家讲述的故事”。讲“作家的故事”,最好不要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作家的生平事件,而是抓住他生命中与创作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来加以分析,比如但丁的生命关键词是:“政治”和“爱情”;塞万提斯的生命关键词是:“倔强”——“断臂”、“越狱”、租住在“楼上是青楼,楼下是酒楼”的房间里创作;普希金的生命关键词是“爱情”和“死亡”;歌德的生命关键词是“伟大”和“庸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关键词是“死而复活”等。讲述“作家讲述的故事”时,最好用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语言复述故事,然后做字面意义、时代意义、象征意义三个层面的分析。

  十、灵魂

  一个伟大的作家,他自身的故事有灵魂,他所讲述的故事也必定有灵魂,“作家的故事”和“作家讲述的故事”所构建起的西方文学也必定有灵魂。因此,对作家的介绍要呈现出作家的灵魂;对作品的解读要发掘出故事中的灵魂;对外国文学的整体性辨析,要探索出异域文化的灵魂。
  比如普希金的生命关键词是“爱情”和“死亡”。他的“爱情”说明他忠诚于爱情,但不忠诚于爱情的具体对象,这是西方诗人的一种共性,他们表面上是迷恋爱情,其实是在追寻美和激情。同时也表明西方文学尊奉“人以文传”而非“文以人传”的传统。普希金的“死亡”说明普希金虽然外表柔弱,骨子里却哗哗流淌着俄罗斯的精神:勇敢、好强、永不服输,这也是他与沙皇专制制度对抗时所持的态度。普希金作品的灵魂是“爱”、“美”和“自由”。当然,具体作品也要具体分析。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为例,从故事的表层意义来看,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爱一个人不难,被一个人爱也不难,难的是让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从故事的时代意义来看,它讲述了俄罗斯文化转型时期一个多余人的故事;从故事的象征意义来看,多余人不仅是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和文化现象,也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生命状态。
  《荷马史诗》的灵魂是“智慧”、“力量”和“荣誉”;骑士文学的灵魂是“骑士永不离开老妇人”;《巨人传》的灵魂是“让生命冲破一切的禁忌,抵达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堂吉诃德》的灵魂是“盲目的热情固然需要避免,但信仰的旗帜不可轻易放倒”;《神曲》的灵魂是“怎样获得幸福”;《红与黑》的灵魂是“什么是幸福”;《浮士德》的灵魂是“没有终极意义上的理想,只有永恒意义上的追求”、“欲望是生命之源,欲望也是死亡之根”……。作家的灵魂和作品的灵魂便构成了西方文学的灵魂:人文主义传统。


上一篇:足球过关固定奖金计算器

下一篇:五寸照片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