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方法一共有几种
1、从是否关心内部结构来看(1)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完成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2)黑盒测试:又称为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做看不见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它是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的测试。(3)灰盒测试:是一种综合测试法,它将“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结合在一起,是基于程序运行时的外部表现又结合内部逻辑结构来设计用例,执行程序并采集路径执行信息和外部用户接口结果的测试技术。2、从是否执行代码看(1)静态测试: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2)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指标。3、从开发过程级别看(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或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检验程序各模块是否存在各种差错,是否能正确地实现了其功能,满足其性能和接口要求。(2)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是单元测试的多级扩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序测试。旨在检验软件单元之间的接口关系,以期望通过测试发现各软件单元接口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把经过测试的单元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3)系统测试:是为判断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而对集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的测试活动、它是将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作为基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人员、数据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在系统测试中,对于具体的测试类型有:(1)功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2)性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3)接口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接口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4)人机交互界面测试: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的操作和显示界面进行的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5)强度测试:强制软件运行在异常乃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设计的极限状态到超出极限),验证软件可以运行到何种程序的测试。(6)余量测试:对软件是否达到规格说明中要求的余量的测试。(7)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中已存在的安全性、安全保密性措施是否有效的测试,(8)可靠性测试: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为做出软件可靠性估计而对软件进行的功能(其输入覆盖和环境覆盖一般大于普通的功能测试)(9)恢复性测试:对有恢复或重置功能的软件的每一类导致恢复或重置的情况,逐一进行的测试。(10)边界测试:对软件处在边界或端点情况下运行状态的测试。(11)数据处理测试:对完成专门数据处理功能所进行的测试。(12)安装性测试:对安装过程是否符合安装规程的测试,以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错误。(13)容量测试:检验软件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测试。(14)互操作性测试:为验证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力而进行的测试。(15)敏感性测试:为发现在有效输入类中可能引起某种不稳定性或不正常处理的某些数据的组合而进行的测试。(16)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软件与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如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一致性的测试。(17)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规定条件下与若干个实体共同使用或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时能满足有关要求能力的测试。(18)中文本地化测试:验证软件在不降低原有能力的条件下,处理中文能力的测试。4、从执行过程是否需要人工干预来看(1)手工测试:就是测试人员按照事先为覆盖被测软件需求而编写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大纲中所描述的测试步骤和方法,手工地一个一个地输 入执行,包括与被测软件进行交互(如输入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等),然后观察测试结果,看被测程序是否存在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有一场发生,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执行的一个步骤。(2)自动化测试:实际上是将大量的重复性的测试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通常是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模拟手动测试步骤,执行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过程(全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由程序自动完成测试的全过程;半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测试用例或选择测试路径,再由自动测试程序按照人工指定的要求完成自动测试)5、从测试实施组织看(1)开发测试:开发人员进行的测试(2)用户测试:用户方进行的测试(3)第三方测试:有别于开发人员或用户进行的测试,由专业的第三方承担的测试,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客观性6、从测试所处的环境看(1)阿尔法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2)贝塔测试:是用户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终端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贝塔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扩展资料软件测试的内容:1 得到需求、功能设计、内部设计说书和其他必要的文档2 得到预算和进度要求3 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和他们的责任、对报告的要求、所需的标准和过程 ( 例如发行过程、变更过程、等等 )4 确定应用软件的高风险范围,建立优先级、确定测试所涉及的范围和限制5 确定测试的步骤和方法 ── 部件、集成、功能、系统、负载、可用性等各种测试6 确定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 硬件、软件、通信等 )7 确定所需的测试用具 (testware) ,包括记录 / 回放工具、覆盖分析、测试跟踪、问题 / 错误跟踪、等等8 确定对测试的输入数据的要求9 分配任务和任务负责人,以及所需的劳动力10 设立大致的时间表、期限、和里程碑11 确定输入环境的类别、边界值分析、错误类别12 准备测试计划文件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回顾13 准备白盒测试案例14 对测试案例进行必要的回顾 / 调查 / 计划15 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得到必需的用户手册 / 参考文件 / 结构指南 / 安装指南,建立测试跟踪过程,建立日志和档案、建立或得到测试输入数据16 得到并安装软件版本17 进行测试18 评估和报告结果19 跟踪问题 / 错误,并解决它20 如果有必要,重新进行测试21 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维护和修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软件测试
软件可靠性测试,可用性测试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指:为了评估软件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内,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或储存等所有环境下,保持软件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测试。
软件可用性测试是指:是对软件“可用性”进行评估,检验其是否达到可用性标准。目前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超过20种,按照参与可用性评估的人员划分,可以分为专家评估和用户评估;按照评估所处于的软件开发阶段,可以将可用性评估划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在软件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请用户对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后收集的数据来改进产品或设计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可用性目标。形成性评估的目标是发现尽可能多的可用性问题,通过修复可用性问题实现软件可用性的提高,总结性评估的目的是横向评估多个版本或者多个产品,输出评估数据进行对比。
旺客软件项目是互联网项目中最好的吗?
旺客营销软件是云南帮扶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金打造的营销辅助工具,耗时两年,2019年5月20日上线,上线1个月用户下载安装超过20万人次,招商开始,全国加盟代理超过3000个,其中月收入过100万的占三分之一,所以这个软件项目也是互联网行业项目中最好的。合作方式:1、VIP 199元 权限:使用产品六大功能(除个别收费功能外),次年使用产品需付年费69元/年,分享得收益,一级30%,二级20%2、创客 9999元 权限:一次性获得公司200个VIP名额,名额内全款销售提成90%/个,名额外分享收益,一级30%,二级20%,还可享受自己所有团队年费、知识付费、商品栏额外增加付费提成10%。3、服务站 50000元 权限:一次性获得公司20个创客名额,名额内全款销售提成90%/个,名额外分享收益,一级30%,二级20%,还可享受自己所有团队年费、知识付费、商品栏额外增加付费提成15%。4、服务中心 200000元 权限:一次性获得公司20个服务站名额,名额内全款销售提成90%/个,名额外分享收益,一级30%,二级20%,还可享受自己所有团队年费、知识付费、商品栏额外增加付费提成20%。5.分公司 500000元 权限:一次性获得公司20个服务中心名额,名额内全款销售提成90%/个,名额外分享收益,一级30%,二级20%,还可享受自己所有团队年费、知识付费、商品栏额外增加付费提成25%注:分享收益仅限创客及VIP两种合作方式,且VIP分享创客不可获得收益,服务站及以上代理商所获得的名额可在VIP,创客,服务站,服务中心之间自由兑换,兑换标准可咨询公司或上级服务商!
下载互联网软件
火绒安全是一款轻巧高效免费的电脑防御及杀毒类安全软件,它可以显著增强电脑系统应对安全问题时的防御能力,能全面拦截查杀各种类型病毒,不会为了清除病毒而直接删除病毒感染文件,全面保护用户文件不受损害。软件体积小巧,系统内存占用率极低,保证在主动防御和查杀过程中绝对不卡机。另外,其极低的资源占用与高效的未知病毒拦截能力,弥补了现有杀毒软件只能查杀已知病毒、木马滞后性,而不能防御未知的“新病毒、新木马”的缺陷。而且火绒运用目前最强的防火墙技术,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电脑隐私不被偷窥,享受清净、安全的网络世界
软件测试中什么是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的概念是:让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
可用性有五个指标,分别是易学性、易记性、容错性、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可用性测试适于解决的问题:
1) 确定测试产品的可用性水平
2) 与预期目标、与竞争对手、与老版设计相比的可用性水平
3) 比较不同方案,确定哪个方案更加可行
4) 现测试产品的可用性问题
可用性测试的历史发展
第一次有记录的可用性测试出现在1981年。当时施乐公司下属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一个员工记录了该公司在Xerox Star工作站(Xerox 8010 Information System)的开发过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测试的经过。不过由于一共只有大约25,000套左右的销售成绩,Xerox Star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失败案例。1984年,美国财务软件公司Intuit Inc.在其个人财务管理软件Quicken的开发过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测试的环节。Suzanne E. Taylor在其2003年的业界畅销书《Inside Intuit》中提到“在第一次可用性测试实例中,该做法后来已成为行业惯例,LeFevre从街上召集了一些人来同时试用Quicken进行测试,每次测试之后程序设计师都能够对软件加以改进。”Intuit Inc.公司的创立者之一的Scott Cook也曾经表示“我们在1984年做了可用性测试,比其他的人早了5年的时间。进行可用性测试和在已售人群中进行可用性测试是不大一样的,而且例行公事的去进行和把它作为核心设计流程中的一环也是很不一样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可用性测试已经成为产品(服务)设计开发和改进维护各个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价值在于初期及早的发现产品(服务)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在开发或投产之前提供改进方案,从而节约设计开发成本。而在产品(服务)的销售疲软或是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却无法及时精确的找到问题关键时,可用性测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通过可用性测试不但可以获知用户对产品(服务)的认可程度,还可以获知一些隐含的用户行为规律。
可用性测试的测试的方法
所谓可用性评估,即是对软件“可用性”进行评估,检验其是否达到可用性标准。目前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超过20种,按照参与可用性评估的人员划分,可以分为专家评估和用户评估;按照评估所处于的软件开发阶段,可以将可用性评估划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在软件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请用户对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后收集的数据来改进产品或设计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可用性目标。形成性评估的目标是发现尽可能多的可用性问题,通过修复可用性问题实现软件可用性的提高,总结性评估的目的是横向评估多个版本或者多个产品,输出评估数据进行对比。网站可用性测试包含的步骤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安装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受众,进行测试和报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