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时间:2024-06-27 01:17:25编辑:coo君

陈景润如何攻破哥德巴赫猜想

当时数学所条件不是很好,几个人共用一个宿舍。为了更好地工作,他独自搬进了一个仅有六平方米的锅炉房,里面只有一张木板床,没有桌子和椅子。这张木板床就成了陈景润的工作台——工作时被子掀到一边就算是一张桌子。国外科学家拥有高速的电子计算机,陈景润只有一支笔,复杂的科学演算全靠笔算。但对于这一切,陈景润毫不在乎,他乐此不疲,痴迷于他的数学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1966年6月,他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发表了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是迄今为止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的研究成果,简称“1+2 ”。为了证明这个命题,陈景润写出了200多页的论文。扩展资料:陈景润因为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做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陈景润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2009年9月14日,陈景润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为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景润

说说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

今天,陈景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条就是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一心一意做数学的精神,如果不热爱数学而又要做数学,对国家和个人来讲都不好;第二条是他不爱名利,我与他同事几十年,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级别都比他高一个档次,我是副研究员,他是助理研究员,应该说,他做得并不比我差,他也绝对不会认为他的深度不如我,但他对这件事完全不在意。1977年,他由助理研究员直接升为研究员,半年后我也升为研究员,我也不在乎,大家相安无事,如果大家都为这种事吵架的话,工作就别干了。现在学术界浮躁得很厉害,背后恐怕就是名利思想在作怪。”


陈景润是如何证明的1+1不等于2?

“1+1”只是一个简称,并非是算术意义上的一加一。也叫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在1966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扩展资料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参考资料来源:知网-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用了多少年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呀?

陈景润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所,1966年发表了轰动世界的《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1978年由于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杰出工作,与王元、潘承洞一起,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至1996年3月19日,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景润终年63岁逝世,算来差不多近39年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但是很可惜没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答案“1+1”。


陈景润什么时候开始进军哥德巴赫猜想的?

建国后,才读完高中二年级的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当过中学教师,当过图书管理员,可他心里一直装着那道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经常撰写数学论文,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所长读过论文后,觉得陈景润是位有培养前途、值得造就的人才,就把他调到数学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了!

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作用,陈景润怎么证明1+2=3的

哪有要算“1+2=3”了??? 1+2 是一个形式 具体要看陈景润写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这怎么能跟你解释呢。。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於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Chen's Theorem).“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 + 7 ”, “4 + 9 ”, “3 + 15”和“2 +3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3+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1 + 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 + 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最终会由谁攻克 “1 + 1”这个难题呢?现在还没法预测。




看看这里 会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个具体的了解:http://gdbh.vip.sina.com/index.htm


陈景润如何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在中国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陈景润。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1933年。当他降生到这个世上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并没有对他呈现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艳丽色彩。他父亲是邮政局职员,老是跑来跑去的。他母亲是一个善良的操劳过度的妇女,一共生了12个孩子,只活了6个,其中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双亲所疼爱的儿女了,他们越来越成为父母的累赘——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从生下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似的,来到了这个世间。陈景润在中学就十分偏爱数学。1950年他考入了厦门大学。因为成绩优异,他提前毕业,后来,几经周折,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说起来他搞哥德巴赫猜想,还有一段奇事。当初,我国老一辈的大数学家、大教育家熊庆来——我国现代数学的引进者,在北京的清华大学执教。30年代之初,有一个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失了学,失了学就完全自学的青年数学家,寄出了一篇代数方程解法的文章给了熊庆来。熊庆来一看,就看出了这篇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他立刻把它的作者,姓华名罗庚的青年人,请进了清华园来。他安排华罗庚在清华图书馆中工作,一面自学,一面听课。尔后,派遣华罗庚出国,留学英国剑桥。学成回国后,担任昆明云南大学校长的熊庆来又介绍他当联大教授。华罗庚后来再次出国,在美国普林斯顿和依利诺的大学教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罗庚马上回国来了,他主持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一看文章,也看出了文章中的英姿勃发和奇光异彩,也提出了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正是: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1956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1957年夏天,数学大师熊庆来也从国外重返清华。这时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熊庆来、华罗庚、张宗燧、闵嗣鹤、吴文俊等等许多灿烂明星,还有新起的一代俊彦,陆汝钤、王元、越民义、吴方等等,如朝霞烂熳,还有后起之秀,杨乐、张广厚等等已入北京大学求学。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函数论、泛数分析、几何拓扑学等等的学科之中,已是人才济济,又加上了一个陈景润。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阵容齐整。条件具备了,华罗庚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侧重于应用数学,但也向那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挺进!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园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当他已准备了充分依据,便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专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统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咳嗽不停,腹痛、腹胀,难以忍受……终于,1966年,陈景润宣布他证明了命题(1+2)。当时,他没有给出详细证明,仅简略地概述了他的方法。1973年,他发表了命题(1+2)的全部证明。应该指出的是,在他宣布结果到发表全部证明的整整7年之中,没有别的数学家给出过命题(1+2)的证明,而且似乎国际数学界仍然认为命题(1+3)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当陈景润在1973年发表了他的具有创造性的证明命题(1+2)的全部证明后,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认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成果,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巨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最卓越运用,并且一致将这一结果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的贡献,就方法上来说,在于他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加数筛法”。由于这些研究的重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外先后发表了另外几个(1+2)的简化证明。哥德巴赫,你在200多年前提出的一个神奇而庄严的猜想,吸引了多少人类的精英去奋斗和探索!如今,离这颗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谁取明珠?从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宣布他证明了命题(1+2),到今天已经过去30年了。在这期间,国际数学界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而且手段也不断更新,有的数学家已经使用了大型的计算机。但是,至今仍没有重大的实质性的进展。事情往往如此,对于研究一个重大问题来说,迈出开创性的第一步和走上彻底解决它的最后一步都同样是最困难的。虽然表面上看来命题(1+2)和命题(1+1)——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仅“1”之差,但是,完成这最后一步所要克服的困难可能并不比已经走过的道路要容易。到目前为止,数学家们也没有把握可以肯定,沿着现有的方法一定可以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对于猜想(A),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假设性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你这颗美丽的皇冠明珠,至今仍远离世人,高高在上,耀人眼目。

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发表在? A. 科学通报 B. 中国科学 C. 科学周

1972年,陈景润改进了古老的筛法,完整优美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改进了1966年的论文。
1973年,《中国科学》杂志正式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该文和陈景润1966年6月发表在《科学通报》的论文题目是一样的,但内容焕然一新,文章简洁、清晰。
该论文的排版也颇费周折。由于论文中数学公式极多,符号极繁,且很多是多层嵌套,拼排十分困难。科学院印刷厂派资深排版师傅欧光弟操作,整整排了一星期。

所以只贴陈景润先生在论文之开始:

【命P_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x-p=p_1或x-p=(p_2)*(p_3)

其中p_1, p_2 , p_3都是素数。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命Cx={∏p|x,p 2}(p-1)/(p-2){∏p 2}(1-1/(p-1)^2 )

对于任意给定的偶数h及充分大的x,用xh(1,2)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p≤x,p+h=p_1或h+p=(p_2)*(p_3),

其中p_1,p_2,p_3都是素数。
Goldbach猜想目前没有证明出来,最好的结果就是陈式定理。陈景润的证明很长,而且非数论专业的人一般不可能读懂。整理过的证明参看


上一篇:gmgard

下一篇:高跟靴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