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策源地

时间:2024-06-28 06:04:44编辑:coo君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意义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人物,背景

1、起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2、经过: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结果: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时间:1919年5月4日;5、人物: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6、背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扩展资料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五四"运动,即它不单指1919年的"五四"事件,还涵盖前此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大思潮催化而成,即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思潮汇合的历史缘由在于他们对于反抗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致力于建设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兴趣。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所提出的"民主"、"科学",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即为他们的共识。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姻缘结合,为运动的推进注入了双重动力,但两大思潮毕竟渊源各自,取向不同,个性迥异,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分化、离散的结局。"五四"运动的双重动力决定了与其相联的双重色彩。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曾如是描绘那场震撼全欧洲的法国大革命:"18世纪和大革命,像共同的源泉,生成了两股巨流,第一股引导人们追求自由制度,第二股则引导人们追求绝对权力"。"五四"运动也呈现类似的情形。以它与前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相联系的一面看,"五四"运动发展并强化了两种观念:革命与民主。在观念形态上,革命将人们引向对旧制度、旧思想、旧习俗、旧生活方式的反叛;民主则成为人们谋求建立新社会、新政治、新道德、新生活方式的价值标准和观念基础。两者并非一回事。革命不等于民主,相反,革命过程中时常伴随不容忍,伴随你死我活的斗争,革命有时会与民主冲突,甚至以牺牲民主为代价。民主也并非革命,民主是各种政治派别都要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相互依存的社会契约,是承认人各有其价值并听其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看,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谋求民主的方式,渐进往往比革命更合理、更富有成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扩展资料:五四青年节的意义: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由来?!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是在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五四运动的口号一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二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反对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运动运动成果是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有什么意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发展过程: 1、导火索: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时间:1919年5月4日;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中心:上海。3、最终结果:失败。(根据: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意义: 1、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 2、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扩展资料:五四运动的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为什么最先由学生发起?

学生热血饱含,易于发动。在旧社会能够上到学堂的,基本上都是家底厚勤,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思潮更快。五四运动是一场全民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参与的先锋是爱国的留法学生和旅法华工,中坚力量是国内的青年学生、市民、工人和爱国的工商界人士,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是北京大学学生自己组织的发起滴 。导火线就是西方列强要求中国签订巴黎合约,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 ,但合约要求中国将青岛租借给日本, 在强烈的爱国情感下, 北大学生自觉走上街头, 口号“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最后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

五四运动中的英雄人物

1、罗家伦(1896-1969),《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五四游行总指挥。浙江绍兴人,字志希。倡导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前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首任校长。逝世于台北。2、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研究历史语言。逝世于台北。3、段锡朋(1897-1948),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江西永新人,字书贻。逝世于上海。4、许德珩(1890-1990),江西省九江市人。创立九三学社,任主席。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病逝于北京。5、于方舟(1900-1928),原名兰渚,又名芳洲,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宁河县)。五四运动天津领导者之一。6、郑振铎(1898-1958),作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7、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人。8、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原名澄,字云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9、张国焘(1897-1979),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共一大成员。10、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11、周恩来(1898-1976),天津觉悟社领导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12、张太雷(1898-1927),江苏常州人,北洋大学学生,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会评议长。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后来领导了广州起义。13、马骏(1895-1928),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4、孙越崎(1893-1995),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15、何葆仁(1895-1978),复旦大学学生,上海学生联合会会长。扩展资料: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有哪些名人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胡适(1891-1962),文学革命的发起人,著名学者。李大钊(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刘半农(1891-1934),著名学者、教授,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钱玄同(1887-1939),著名学者、教授,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蔡元培(1868-1940),著名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茅盾(1896-1981),现代著名作家,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非主流派代表人物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尊孔复辟”的代表人物。辜鸿铭(1856-1928),著名学者,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精通数国语文,守旧派代表。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尊崇文言,反对白话,守旧派代表。吴宓(1894-1978),著名学者,宣扬“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衡派主将。章士钊(1881-1973),著名学者,甲寅派代表。杜亚泉(1873-1933),著名学者,与新派学者展开多轮论战的东方文化派代表人物。辜鸿铭(1857.07.18-1928.04.30),自幼成长于海外,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毕生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华文化输出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独立完整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成果斐然,极具世界效应,1913年还被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享此殊荣),曾一力促成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亦有贡献。虽然接受了正统的西方教育,但辜鸿铭对中国文化却抱有极为深厚的感情。在五四运动中,最终站在维护传统文化的一方,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早有预见,但最终没能阻止。也因此与世不合,在北大任教之时备受冷落,人称“辜疯子”。1924年赴日讲学,三年后回国,一年后在北京去世。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主要内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扩展资料: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我国无外交,软弱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并未取得任何权益,反而连自己合法权益都要被欧美等强国霸占了。当时中国是作为战胜国出席的,但是一些欧美列强根本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不仅把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权益全部转让给了日本,更是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事情一传回到国内就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学生第一次组织有效的反对政府宣传示威运动。五四运动爆发整个时间历时一年半左右。从1919年5月4日开始北京的一些学生就联合起来走上街头,他们纷纷罢课,主要工作就是到处向人们宣传五四运动的纲领,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政府表达心中的不满,后来上海广州的一些先进学生分子纷纷响应,在各地组成了学生罢工大潮,后来济南杭州武汉南京的学生也加入这个队伍,开始了五四运动。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当时五四运动的得力干将,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他们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中华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思想进步,是五四运动绝对的主力人员。五四运动的结束时间是1919年6月28日,在这一天,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包围了中国代表的驻地,要求中国代表不在合约上签字。中国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到此结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四五运动是什么

五四运动
历史背景和过程: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学生的血书良心救国
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上一篇:靖边火车站

下一篇:格林巴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