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简介

时间:2024-06-29 15:52:03编辑:coo君

谁写的<胡适传>最好

李敖《胡适评传》,考证有力,旁证丰富,曾得梁实秋等人认可。此外,李敖还有《胡适研究》《胡适与我》等衍生传记。

易竹贤《胡适传》,本人看的第一本胡适传记,权且当做普及读物吧。

胡适本人有两本自传:一是《四十自述》,一是《胡适口述自传》,后者由唐德刚整理。

唐德刚有《胡适杂忆》,是亲历记,最生动详实。

就这些。这些是最好的了。


《胡适传》800字以上的内容梗概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位重要人物胡适的生平事迹,从童年时代的家庭文学熏陶,到少年的上海求学历程,青年时期留美学习的彷徨与觉醒,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狂飙突进、摇旗呐喊,到在政治舞台上的"忍不住的新努力"开始的人生的不幸,到担任北大校长之后无奈离国,在异乡艰难困窘的生活,受到两岸同时批判的精神摧残,到最后重回台湾并毫不停息在政治上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最终心脏病猝发逝世。胡适的一生经历了幼时的懵懂,少年的彷徨,在革命的大时代中的觉醒与奋起,书生议政的不幸结局。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的胡适正直、坚韧的性格特点,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青年人、文艺工作者、热心于祖国民主与自由建设的"书生"无私而坚定的政治思想,和中国文人在政治舞台上普遍的不幸于尴尬。胡适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曾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提倡白话文,提倡传记文学。胡适不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历史的进程,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而他在政治上的不幸有深深的引起后人的同情与反思。本书编著了胡适的生平,历史背景,及及他在各个时期的著作和思想,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解胡适的平台。扩展资料“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罗文应的故事梗概800字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湖南湘乡人。著有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


  六年级的同学们和几位解放军叔叔交朋友,常常通信。第二小队队员们有一次写去一封信,信上讲到了罗文应的事情,是这样写的:
 
  叔叔们:
 
  收到你们的信,我们高兴极了。
 
  你们说:“罗文应进步了,入队了,真是一个喜讯。这是你们给我们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我们读到这里,欢喜得把罗文应抬了起来。罗文应又是笑,又是眼泪直冒。
 
  上次我们和他们会面的时候,刘叔叔问罗文应为什么还不入队,罗文应脸上热辣辣的。那时候他申请过,没有批准:他不好好温功课。
 
  那时候罗文应其实就已经有了这个远大的理想:将来要像叔叔们一样,当人民解放军。同学们给他提意见:“罗文应,解放军叔叔不是说过的么:你现在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还要把身体锻炼好。”
 
  罗文应看了同学们一眼,心里想:“嗯,将来──你们瞧吧。”
 
  意思是说,将来他一定搞好学习,锻炼好身体。可是今天──今天已经星期六了。刚要用功,又马上会遇到假日。不如从下星期一起吧。
 
  到了星期一。下午放学回家,罗文应走得很快。他打定了主意不再像往日那样
──往日总得逛上那么四五小时才到家,一面吃着替他留下来的饭,一面又要防备挨妈妈说。今天一定按时回家,晚饭后的时间就可以好好分配一下了。罗文应一路上打算着:“我得把算术题都答出来,整整齐齐写在本子上,星期日就带给解放军叔叔去看。‘叔叔,我将来能不能学炮兵?’──‘能!’错不了!”
 
  罗文应想得很兴奋,就胸部挺出,大踏步走进市场里去了──不知不觉走了进去的。

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罗文应的人,希望将来当解放军中的炮兵,他接受了解放军叔叔、老师的教导。但是,在生活中却总是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后来,他们班上建立了复习小组,专门帮助他进步,最终,他成了一位优秀的学生。

我们应该向罗文应学习,改掉自身的缺点,要按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把制定好的计划一拖再拖。我们要抓紧时间,不可以让时间从我们的指间轻轻划过,应该珍惜时间,就像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样。


水浒传内容梗概800字 急求

读了部分的«水浒传»,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松、李逵和宋江。 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店家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武松很多英雄气概。在店家喝酒可以看出武松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在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但他这一次并没有自首,而是去了梁山。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 李逵和宋江、武松相比是比较直来直去的。他一生忠诚于宋江,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也要追随宋江,对死没有一点怨言。在打仗时,李逵也是提着他的两柄大斧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英勇可见。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主体是忠义,但他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他豪情仗义,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他十分有计谋,对人也十分仁义,所以弟兄们非常信任他。因为宋江想“招安”,导致整个梁山被利用,108名好汉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结果只剩下了36位好汉,朝廷趁此借刀杀人。他壮大了梁山,却亲手毁灭了梁山。因为面子,他又毒死了李逵。对于宋江,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的意愿,使整本书的结局成了悲剧。 梁山好汉聚集在梁山是因为“官逼民反”,他们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败。«水浒传»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求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其人 传略
像册
生平年表


著述 著作及版本推介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白话文学史》
《尝试集》
《尝试后集》
《说儒》
《治学方法》
《胡适文存》(四集)
《胡适文集》
《胡适日记》
《胡适书信集》

参考资料:http://www.guoxue.com/master/hushi/hushi.htm


上一篇:9c8815

下一篇:rst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