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的资料

时间:2024-08-08 02:32:51编辑:coo君

谈迁的详细资料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一说是浙江海宁枣林人。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这个小偷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小偷!小偷无非时盗些金银财宝,然而这个贫寒的家没有给小偷喜悦,于是他顺手偷走了谈迁的书稿,算是发泄吧。这是一个“史学家”二十六年的心血啊,这个小偷,该死!该杀!该殴!如果我有历史的审判权利,我就去捉了这个小偷,让他偿还谈迁的“心血”,这是无价的心血啊!(如果不还,我想杀了他)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谈迁在书稿被盗后的痛苦,一个贫寒一生,终其所能才完成书稿的53岁的老人,这个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谈迁发出这样的感叹:“噫,吾力殚矣!”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终走出,说道:“吾手尚在,宁已乎!”
命运对这个老人,何其不公也!呜呼!
这个小偷的“盗品”还不如纵横江湖的大盗,那个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他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钱大球去山西平阳,路过山东聊城一带,碰见两个强盗持刀打劫。谈迁镇定自若说道:“我们都是读书人,箱子里都是破书,那里来的钱财?”强盗见状抱拳说“惊动”而去。
可见,这两个强盗比起那个卑劣的小偷,可爱多了!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附《清史稿》所载其传如下:
谈迁,字孺木,原名以训,海宁人。初为诸生。南都立,以中书荐,召入史馆,皆辞,曰:“余岂以国家之不幸博一官耶?”未几,归里。迁肆力经史百家言,尤注心於明朝典故。尝谓:“史之所凭者,实录耳。实录见其表,其在里者,已不可见。况革除之事,杨文贞未免失实;泰陵之盛,焦泌阳又多丑正;神、熹之载笔者,皆逆奄之舍人。至於思陵十七年之忧勤惕厉,而太史遯荒,皇宬烈焰,国灭而史亦随灭,普天心痛,莫甚於此!”乃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
十七年邸报,补其缺文,成书,名曰国榷。当是时,人士身经丧乱,多欲追叙缘因,以显来世,而见闻窄狭,无所凭藉。
闻迁有是书,思欲窃之为己有。迁家贫,不见可欲者,夜有盗入其室,尽发藏橐以去。迁喟然曰:“吾手尚在,宁遂已乎?”从嘉善钱氏借书复成之。阳城张慎言目为奇士,折节下之。慎言卒,迁方北走昌平,哭思陵,复欲赴阳城哭慎言,
未至而卒,顺治十二年冬十一月也。黄宗羲为表其墓。
谈迁诗选 : 渡 江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广 陵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奋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谈迁资料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这个小偷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可恶的小偷!小偷无非时盗些银钱衣物,然而这个贫寒的家没有给小偷惊喜,于是他顺手拿走了谈迁的书稿,算是泄愤吧。这是一个“史家”二十六年的呕心沥血啊,这个小偷,改杀!如果我有历史的审判权,我就去捉了这个小偷,让他偿还谈迁的“心血”,这是无价的心血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谈迁在书稿被盗后的痛苦,一个贫寒一生,终其所能才完成书稿的53岁的老文人,这个打击无疑是天大的!谈迁发出这样的感叹:噫,吾力殚矣!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终走出,说道:吾手尚在,宁已乎!
命运对这个老人,何其不公也!呜呼!
这个小偷的“盗品”还不如纵横江湖的大盗,那个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他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钱大球去山西平阳,路过山东聊城一带,碰见两个强盗持刀打劫。谈迁镇定自若说道:“我们都是读书人,箱子里都是破书,那里来的钱财?”强盗见状抱拳说“惊动”而去。
可见,这两个强盗比起那个卑劣的小偷,可爱多了!
二,谈迁的节操,作文和拒文:
谈迁一直是考给别人抄写谋生的,这是很艰苦的。尽管艰苦,他也从不为钱财和骨气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崇祯十五年冬,有商船从日本走私人参,价值十万金。在海宁登陆,前往嘉兴。邑令刘宪模抓了私贩,但不上报,企图侵吞这批人参,肯托谈迁写信给浙江巡抚,买通关节。谈迁认为此时重大,隐瞒不住,拒绝写信,后果然事情败露,刘宪模被罢官。
顺治十二年,谈迁在北京。自己的同乡,新科的进士杨雍建托谈迁的老友沈仲嘉,转求谈迁代拟两份信稿。谈迁很不情愿的答应了。后来杨雍建又派人来找他,谈迁一口拒绝了。在日记中写道:我年纪老了,不受年轻人的侮辱。姓杨的虽然是海宁同乡,却让我干着干哪。无非是仗着自己的进士头衔,你做你的高官,我当我的穷书生,我们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却肯为一些人写东西,不计报酬。史可法在扬州督师的时候,那篇《史相国誓师文》就出自谈迁之手。此外,还为史可法拟过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tanqian(1593~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朝灭亡后改名迁,以寄托忘国之痛,海宁人。明清之际史学家。他自幼刻苦好学,是明代的诸生,但终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贫,靠充当幕友,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
谈迁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谙于历代掌故,尤其注重于明朝的典故。因觉得明朝实录中有几朝实录内容失实,而诸家所撰有关明代的史书又多有浅陋讹误之处,于是立志编写出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天启元年(1621)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辨正是非,著《国榷》。天启六年完成初稿,以后陆续修订补充,“且六易稿,汇至百卷。”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国亡史泯,又访求邸报,续补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两年后书稿被窃,50多岁的谈迁发愤重写。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顺治十年,携书稿北上, 在京两年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门客,探访了许多历史遗迹,搜集 明朝遗闻,加以补充、订正。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
谈迁(1594—1658)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马桥人。明诸生。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文,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文,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当代历史学家吴晗曾作《谈迁写国榷》一文赞颂其事迹。书中对清朝颇多贬责,因此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著作《北游录》亦由中华书局出版。著作另有:《枣林杂组》、《枣林集》等,详见本志《著作目录》篇。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或:
谈迁,tanqian(1593~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朝灭亡后改名迁,以寄托忘国之痛,海宁人。明清之际史学家。他自幼刻苦好学,是明代的诸生,但终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贫,靠充当幕友,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
谈迁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谙于历代掌故,尤其注重于明朝的典故。因觉得明朝实录中有几朝实录内容失实,而诸家所撰有关明代的史书又多有浅陋讹误之处,于是立志编写出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天启元年(1621)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辨正是非,著《国榷》。天启六年完成初稿,以后陆续修订补充,“且六易稿,汇至百卷。”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国亡史泯,又访求邸报,续补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两年后书稿被窃,50多岁的谈迁发愤重写。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顺治十年,携书稿北上, 在京两年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门客,探访了许多历史遗迹,搜集 明朝遗闻,加以补充、订正。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
谈迁是我国清代著名史学家,代表作《国榷》。
它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回答者:dadiella - 助理 二级 12-5 17:16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谈迁(1593~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朝灭亡后改名迁,以寄托忘国之痛,海宁人。明清之际史学家。他自幼刻苦好学,是明代的诸生,但终生未曾做官。他家道清贫,靠充当幕友,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
谈迁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谙于历代掌故,尤其注重于明朝的典故。因觉得明朝实录中有几朝实录内容失实,而诸家所撰有关明代的史书又多有浅陋讹误之处,于是立志编写出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天启元年(1621)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辨正是非,著《国榷》。天启六年完成初稿,以后陆续修订补充,“且六易稿,汇至百卷。”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不忍国亡史泯,又访求邸报,续补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两年后书稿被窃,50多岁的谈迁发愤重写。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顺治十年,携书稿北上, 在京两年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候门客,探访了许多历史遗迹,搜集 明朝遗闻,加以补充、订正。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

(1594~1657) 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启元年(1621)始,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伪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历时六年,完成《国榷》初稿。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元年,1644)为内阁大学士高弘图幕僚,为高弘图和张慎言所器重,荐为中书舍人、礼部司务,参与修史,但不愿“以国之不幸博一官”,力辞未就。清顺治二年(1645)回原籍,增补《国榷》中崇祯、弘光两朝史事。四年,全稿被窃,愤而重写。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携稿赴京,探求公私著述,访询故明遗老,尤重邸报和公文等政府档案材料,校补厘订《国榷》。对清初赋役制度混乱繁重,曾上书户部,建议“立法定制”、“轻徭薄赋”。十三年夏,南归海宁。次年夏又应沈贞亨聘,去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作幕,是年冬病死于幕所。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六卷、《枣林集》十二卷、《枣林诗集》三卷、《北游录》、《西游录》二卷、《海昌外志》八卷、《史论》二卷等。


谈迁,海宁枣林人,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学家。他用了大半生精力,写下了108卷,计500万字的明史著作——《国榷》,为我国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谈迁节操高尚,据《海宁县志》载:“处士(指谈迁)操行廉,虽游大人先生之门,不妄取一介,至今家徒四壁立。”去年11月23日是谈迁诞生400周年,今特记谈迁二三轶事以作记念。不畏权贵 谈迁在北京时,经常应友人之请,代为草拟文稿,但对于一些并非旧识,又持权自傲的达官贵人却深为厌恶。他对同乡新进士、后来做过兵部尚书,以直声震天下的杨雍建就是这样。 清顺治十二年三月初二日这天,杨雍建托谈迁的老朋友沈仲嘉,转求谈迁代拟两份信稿。谈迁因情面难却,勉强答应了,但心里却老大不痛快,认为姓杨的虽是同乡,却并不相识,何以这般指使我。而杨雍建以新取进士自傲,仍旧不客气地要谈迁为他代劳。这使得谈迁十分反感,他在日记里写道:“姓杨的又拿两元钱来要我为他写文章,我推掉了。我年纪已老了,不能再受这些少年人的侮弄。”不料事隔不久,不识相的杨雍建第三次让人来找谈迁,谈迁则干脆拒绝了。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姓杨的虽然也是海宁人,却从未谋面,却多次要我干这干那,无非是依仗他的进士头衔。我年纪已老,头发已脱,你做你的高官,我当我的穷书生,毫不相干。以后再也不要拿死老鼠吓唬人了。”同时他还写了一首题为《甘侮》的诗,题意是怎能甘心忍受侮辱。谈迁就是这样一个秉性刚直,讲求气节的人。求食贫友一次,谈迁从外地远道回来,因为他赋性倔强,不愿求人资助,更谢绝那些达官贵人的馈赠,身上一贫如洗。路经嘉兴梅里(今王店),因腹中饥饿不堪,就不客气地找到老朋友王介人家里。王介人也是—位富有才学且重气节的穷书生,家里仅破屋一间,平时遇到友好或官府里人造访,也往往避而不见。可是他对谈迁却非常敬重,曾写了《寒夜谈迁至》一诗,记述那天会见谈迁的情形。大意是:一个下雨天的夜晚,老朋友坐着小船,越过江海来敲门找我。他一叩门见面就讲个不停,说是又饿又疲乏,远道归来,一路上受尽穷困之苦。并非没有相识的朋友,实在是不愿求人。现在肚子饿极了,问我能不能给他一点吃的东西。听了他这番话,我真为我们这些讲求气节的读书人叹息难过。自古以来,要得人重视已经很不容易。何况是在当前这样衰败的社会?我尽管贫穷,无论如何也得招待你。当下从菜园里割下自种的韭菜,拿出自己酿的土酒,两个人吃得的酒醉饭饱......。谈迁对这位患难知己也念念不忘,对于这“一饭之恩”更是铭记在心。当王介人在去广东途中病逝时,消息传来,谈迁非常悲痛,并为他写了传记,表示哀悼。旅途退盗 清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偕同另一位海宁人钱朝玮(又名钱大球),—道往山西平阳任职。在路过山东东昌时(今山东聊城—带),突然有两名强人骑马风驰而至,拔刀相向,索要财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境,谈迁镇静自若,不慌不忙地说:“我们这些穷书生只有满箱破书,哪里来的钱?”两名拦路抢劫的强人—看果然如此,拱手说声“惊动”,竟—跃上马,加鞭而去。
史学家谈迁(字孺木)于1594年(明末清初)出生于浙江开封,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谈迁的代表作《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代表作另有《枣林诗集》、《史论》、《西游录》等等。
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启元年(1621年)始,以《明实录》为本,历时六年,完成《国榷》初稿。清顺治四年,全稿被窃,愤而重写。十年,探求公私著述,尤重邸报和公文等政府档案材料,校补厘订《国榷》。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枣林集》十二卷、《枣林诗集》三卷、《北游录》、《西游录》二卷、《海昌外志》八卷、《史论》二卷等。其所著《国榷》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时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书之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色彩较深。《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经校补标点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上一篇:八一建军节源于

下一篇:林笛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