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讲的是什么?
浮生六记讲的是: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的《童趣》已选入人教版的语文书中。扩展资料《浮生六记》,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於《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浮生六记》讲的是什么
最近赋闲居家,读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
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该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的这篇短文,描写的乃是他和诸位堂弟在桃花园中聚会、赋诗,共叙天伦的乐事。
从沈复以此诗来命名自己的文章,也可以看出《浮生六记》想要描写些什么。确实,《浮生六记》和李白的短文一样,都以“天伦之乐”为对象,差别在于,李文写兄弟之情,而沈文侧重夫妻之情。
《浮生六记》共六卷,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闺房记乐》是第一卷。除此之外,《浮生六记》另有五卷,分别是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卷五《中山记历》、卷六《养生记道》。
《浮生六记》真实再现了沈复夫妇在简朴的生活中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琐碎生活场景,谱写了一曲爱情的颂歌。
在宁静的生活中,他们共享生活的欢乐,夫唱妇随,琴瑟和谐;在危难的时刻,他们不离不弃,协力同心,共度时艰。
七夕之夜,沈复镌刻“愿生生死死为夫妇”的图章,作为他们的爱情宣言。他们特地请人画了月老的像,以求来世姻缘,充满浪漫情调。
陈芸临终前与丈夫诀别的场景,更感人至深。
陈芸自知即将离世而去,却放心不下丈夫,叮嘱丈夫续娶。
沈复当即表示:“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耳。”
陈芸抓住丈夫的手,已无力说话,只是反复说“来世”两字,她是用最后的生命与丈夫订来生之约,真可谓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浮生六记》对于爱情的描写,足可列于中国文学之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