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试题

时间:2024-09-16 16:55:20编辑:coo君

临床助理医师知识必做题

  临床助理医师知识必做题 篇1   1.男,50岁,30年吸烟史,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此种病理变化属于   A.支气管黏膜化生   B.支气管黏膜肥大   C.支气管黏膜萎缩   D.支气管鳞状细胞癌   E.支气管腺癌   答案:A   【解析】本试题考核化生的概念。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后者是支气管的正常结构,而鳞状上皮则不是支气管的正常组成成分,说明原来的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此种病理变化称为支气管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吸烟者和有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患者。本患者有30年吸烟史,很可能同时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生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就不足为怪了。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间质细胞增生   E.可并发血栓形成   答案:A   【解析】淤血的后果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性质、淤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等因素。长时间的淤血又称慢性淤血,慢性淤血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慢性淤血可导致淤血部位组织水肿、广泛出血和血栓形成,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加之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可最终导致淤血性硬化。   3.下述因素哪种与血栓形成无关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小板数量增多   D.癌细胞崩解产物   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答案:E   【解析】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血小板数量增多、癌细胞崩解产物,均为血栓形成的条件,与血栓形成有关。   而纤维蛋白溶酶增加会促使血栓的溶解,故答案选E.   4.患者为男性,28岁,因皮肤大面积烧伤入院。住院期间从右侧股静脉反复输液约30余天,后因继发感染死亡。尸检见右股静脉内有一长约6cm血栓,请问其血栓形成与下列哪项无关   A.右侧股静脉反复穿刺   B.肾功能不全引起水钠潴留   C.长期卧床   D.血中凝血物质增多   E.下肢静脉瓣存在   答案:B   【解析】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凝血物质浓度的增加是血栓形成的条件。反复的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长期卧床及下肢静脉瓣存在导致血流状态改变,血中凝血物质增多均促进血栓的形成,故答案选B.   5.女,25岁。妊娠37周,G1P0,因羊膜破裂入院待产。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及遗传性疾病史,分娩过程顺利,产一男婴7斤重。分娩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休克死亡。最可能发生的是   A.血栓形成   B.空气栓塞   C.脂肪栓塞   D.心肌梗死E.羊水栓塞   【解析】答案:E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应用学到的栓塞和血栓形成的知识,判断在分娩时可能出现羊水栓塞的现象,而不属于其他情况。   6.某老年患者,车祸时发生右大腿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的死因是   A.心肌梗死   B.气体栓塞   C.脂肪栓塞   D.脑出血   E.气胸   答案:C   【解析】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导致脂肪细胞破裂,脂肪滴进入静脉系统形成脂肪栓子。脂肪栓子可随静脉血入右心到肺,若大量脂滴进入肺循环,使肺循环大部分受阻,可引起患者猝死。   7.肺梗死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是   A.肺通气障碍   B.梗死区胸膜炎   C.坏死组织刺激支气管   D.梗死灶周围的炎症反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肺梗死累及胸膜导致非感染性胸膜炎,引起患者胸痛。故答案选B.   8.下列梗死中,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   A.肺梗死   B.脑梗死   C.肠梗死   D.肾梗死   E.脾梗死   答案:B   【解析】组织、细胞坏死的类型和梗死的类型有所不同。根据组织坏死的形态可分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的多少和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和败血性梗死。脑梗死属贫血性梗死,但梗死的脑组织为液化性坏死。   9.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   A.血管扩张   B.血浆渗出   C.纤维蛋白(纤维素)渗出   D.白细胞渗出   E.红细胞漏出   答案:D   【解析】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三个基本过程。其中血管反应导致的渗出过程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它包括细胞和血浆成分的渗出过程。其中白细胞的渗出与致炎因子的类型、炎症的性质和经过以及炎症的结局有密切的关系,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故答案选D.   10.下列关于炎症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是急性炎症的标志   B.慢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C.淋巴细胞浸润并非总是慢性炎症的特征   D.嗜中性粒细胞游出后必然引起局部单核细胞增多   E.白细胞渗出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   答案:E

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模拟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1-80题)   1.脊髓休克见于 (答案: C)   A.脊髓胶质瘤   B.脊髓蛛网膜粘连   C.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D.脊髓空洞症   E.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   2.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可有 (答案:E )   A.阵发性眩晕   B.复视   C.交叉性瘫痪   D.吞咽困难   E.运动性失语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的时间应在 (答案:A )   A.24小时内   B.28小时内   C 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4.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是 (答案: A)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   C.姿态性震颤   D.扑翼样震颤   E.动作性震颤   5.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 (答案:D )   A.周围神经   B.横纹肌   C.脊髓前角细胞   D.神经肌肉接头处   E.大脑皮层运动区   6.幻觉的定义是 (答案:C )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C.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7.关于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   A.在意识障碍时出现的杂乱思维   B.在智力缺损时出现的离奇想法   C.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病理性歪曲信念   D.是可被说服的不现实想法   E.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8.不支持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的表现是 (答案:D )   A.幻视   B.错觉   C.注意涣散   D.意识清晰   E.定向障碍   9.关于痴呆的临床特点,最正确的是 (答案:D )   A.是先天或大脑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造成智力低下   B.老人儿童均可发生   C.多数病人意识不清晰   D.早期可表现为近记忆减退   E.常无器质性病变   10.神经衰弱的记亿力减退是由于 (答案: D)   A.睡眠障碍   B.思维迟钝   C.情绪不稳   D.注意力难以集中   E.焦虑不安   11.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答案:C )   A.多数在青壮年发病   B.自知力丧失   C.联想障碍,妄想、幻觉是重要的早期表现   D.偏执型是最常见类型   E.病程多迁延,预后不佳   12.下列疾病中最适用心理治疗的是 (答案:A )   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躁狂症   D.精神分裂症   E.精神发育迟滞   13.明显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躯体疾病是 (答案: E)   A.癔病   B.反应性精神病   C.疑病性神经症   D.疼痛   E.心身疾病   14.低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 (答案:E )   A.正常   B.略高   C.时高时低   D.逐渐升高   E.减少   15.低钾性碱中毒常出现于 (答案:B )   A.尿毒症   B.胃肠减压   C.术后少尿   D.挤压创伤   E.输血过量   16.低钾血症的病人,补钾后病情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缺乏 (答案: A)   A.镁   B.磷   C.钠   D.氯   E.钙   17.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答案: B)   A.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18.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危险的是 (答案:E )   A.输新鲜血   B.输新鲜冰冻血浆   C.输浓缩红细胞   D.输白蛋白制剂   E.自体输血   19.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答案:E )   A.全血   D.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   20.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早期输血反应为 (答案:B )   A.酸碱平衡失调   B.过敏反应   C.出血倾向   D.丙型肝炎   E.疟疾   21.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反映(答案:E )   A.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B.胸腔内压增加   C.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相对不足   D.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22.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 (答案: D)   A.心脏指数   B.血气分析   C.肺动脉楔压   D.中心静脉压   E.心排出量   23.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择期手术,至少待心衰控制以后 (答案:C )   A.<1周   B.1-2周   C.3-4周   D.5-6周   E.>6周   24.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答案: D)   A.1:10   B.1:50   C.1:100   D.1:150   E.1:300   25.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有关的因素 (答案:A )   A.形成血浆凝固酶的能力   B.特异性细胞糖类的存在   C.耐药性   D.透明质酸酶   E.磷酸酶活力   26.气性坏疽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答案:D )   A.大剂量青霉素   B.高压氧疗法   C.输血、输液   D.紧急手术处理   E.补充足够的营养   27.下列各种引流管,不正确的处理是 (答案: C)   A.要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D.仔细记录引流液的色泽和容量,   C.留置胆管内的T形管可在术后1周拔除   D.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将胃肠减压管除去   E.腹腔烟卷引流一般在术后24-72小时拔除   29.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是 (答案:C )   A.有无包膜   B.生长速度   C.分化程度   D.疼痛程度   E.有无溃疡   30.关于下列恶性肿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答案:B )   A.老年恶性肿瘤发展相对缓慢   B.儿童肿瘤多为肉瘤   C.胃癌、鼻咽癌常有家族史   D.乙型肝炎和肝癌相关   E.肠息肉与大肠癌相关   31.乳癌患者,发现同侧腋下及胸骨旁有淋巴结转移,但一般情况尚可,宜行 (答案:A )   A.乳癌扩大根治术   B.单纯****切除术   C.乳癌根治术   D.改良根治术   E.放疗加化疗   32.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加作幽门成形术的目的是 (答案:D )   A.进一步降低胃酸   B.防止手术后腹泻   C.减低溃疡复发率   D.解除胃滞留   E.有利于消化吸收功能   33.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在于 (答案:C )   A.术前、术中、术后化疗   B.根治性手术   C.早期诊断   D.放射治疗   E.综合治疗   34.处理阑尾断端不宜采用的是 (答案: E)   A.单纯结扎   B.结扎加荷包缝合包埋   C.单纯荷包缝合包埋   D.包埋加系膜脂肪覆盖   E.断端直接用石炭酸烧灼   35.有关齿状线解剖意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D )   A.齿状线以上是粘膜,以下是皮肤   B.齿状线以上发生的痔是内痔,以下的痔是外痔   C.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血,以下由肛管动脉供应   D.齿状线以上淋巴引流人髂外淋巴结,以下入腹股沟淋巴结   E.齿状线以上受植物神经支配,以下属阴部内神经支配   36.为预防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最关键的措施是 (答案:E )   A.术后用冬眠合剂镇静   B.吸氧   C.术后给予氢化可的松   D.术后补钙   E.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   37.腹股沟深环位于 (答案:B )   A.腹股沟中点上方1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C.腹股沟中点   D.腹股沟中点下方1cm   E.腹股沟中点下方2cm   38.嵌顿疝与绞窄疝的鉴别要点是 (答案:E )   A.深(内)环口的大小   B.有无休克   C.不能还纳的时间   D.有无肠梗阻   E.有无血循环障碍   39.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价值的临床特点是 (答案: C)   A.疝块的形状   B.疝块的位置   C.回纳疝块后压住深(内)环,增加腹压是否脱出   D.是否容易嵌顿   E.发生年龄   40.外科急诊不适合作内镜检查的是 (答案:E )   A.上消化道出血   B.下消化道出血   C.梗阻性黄疽   D.上消化道异物   E.多种炎性急腹痛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第八章解表药

◆含义:发散表邪、治表证
  ◆性能特点:
  ◇性味:辛、轻扬
  ◇归经:肺、膀胱
  ◆功效应用:
  ◇发汗解表:表证(太阳经证、温病卫分证)
  ◇分类:
  ●辛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凉:发散风热→风热表证
  ◇兼:
  ●利水消肿:水肿
  ●止咳平喘:咳喘
  ●透疹:麻疹、风疹
  ●止痛:风湿痹痛
  ●消疮:疮疡初起。
  ◆运用配伍:
  ◇寒热不同,药性须合。
  ◇正虚邪实:配补虚药。
  ◇温病卫分证:配清热解毒药。
  ◆使用注意:
  ◇不宜过量、久用,免耗气伤津。
  ◇因时因地而宜。
  ◇不宜久煎。
  ◇忌用:自汗、盗汗。
  慎用:失血、淋证、疮疡日久。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性味:辛,温。
  ◆功效应用:
  ◇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麻黄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风寒表实证,宜喘咳者。配桂枝
  发汗解表第一要药
  ◆宣肺平喘:喘咳证。辛散苦降
  ◇风寒咳嗽 ◇寒痰咳喘 ◇肺热咳嗽
  ◆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风寒表证。发汗力缓,温通卫阳
  ◇表实证:配麻黄 ◇表虚证:配白芍 ◇阳虚外感
  ◆温通经脉:寒凝血滞痛证。
  ◇胸痹心痛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经寒血滞,月经不调,症瘕积聚 ◇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助阳化气:
  ◇痰饮、蓄水证 ◇心悸,心阳不振,血脉不通 ◇奔豚气,阴寒内盛、寒水上冲
  紫苏、生姜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力缓宜轻证。
  ◇止呕:呕吐。
  ◇解鱼蟹毒: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不同点:
  ◇紫苏:兼行气、化痰:宜胸闷、咳痰者
  ●行气宽中、安胎: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气滞胎动不安 ○痰凝气滞,梅核气证
  ●附:紫苏梗
  ○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
  ○宽胸利膈、顺气安胎:胸腹气滞;胎动不安
  ◇生姜:
  ●温中止呕:
  ○脾胃寒证,脘腹冷痛
  ○多种呕吐,呕家圣药,宜胃寒
  ●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解半夏、天南星毒性。
  麻黄、香薷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共同点: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利水消肿:水肿。
  ◆不同点:
  ◇香薷:发汗、散寒力缓,化湿和中:阴暑证 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腹痛吐泻。
  “夏月麻黄”
  ◇麻黄:发汗、散寒力强:表实证
  ●宣肺平喘:喘咳证
  荆芥、防风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祛风、解表:
  ●风寒、风热表证。 ●风疹瘙痒。
  ◆不同点:
  ◇荆芥:发汗力强。
  ●透疹:麻疹不透。 ●消疮:疮疡初起。 ●止血:吐衄下血。
  ◇防风:兼祛湿:风寒挟湿表证
  祛风力强,“风药润剂”外风、内风均治。
  ●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止痉:破伤风。
  羌活、白芷、细辛、藁本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共同点: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风寒湿痹。
  ◇白芷、细辛:宣通鼻窍:鼻渊
  ◆不同点:
  ◇羌活:较强,太阳经头痛、上半身风湿痹痛
  ◇白芷:阳明经诸痛:头额痛、牙痛。
  ●燥湿止带:带下,寒湿、湿热
  ●消肿排脓:疮疡肿毒,初起、脓成
  ◇细辛:少阴头痛,牙痛
  散寒力强,表寒、里寒均可
  ○阳虚外感
  ●温肺化饮:外感、肺寒、寒饮喘咳
  ●注:○“细辛不过钱”煎服,1~3g;散剂0.5~1g
  ○反藜芦
  ◇藁本:善达巅顶:太阳经巅顶头痛。
  苍耳子、辛夷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共同点: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风寒表证
  ◆不同点:
  ◇苍耳子:鼻渊良药
  ●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附:苍耳草
  ○苦、辛、微寒。有小毒。
  ○祛风,清热,解毒:风湿痹痛,麻风、疔毒、皮肤瘙痒
  ◇辛夷:上行头面,善通鼻窍,鼻渊要药
  ●注:包煎。
  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共同点:◇发散风寒:风寒表证。发表力弱。
  ◆不同点:
  ◇葱白:散寒通阳 ◇鹅不食草:通鼻窍,化痰止咳,解毒消肿
  ◇胡荽:透疹,开胃消食 ◇柽柳:透疹,祛风湿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性味:辛,凉。
  ◆功效应用:(发散力缓)
  ◇发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兼:●清头目:头昏 ●利咽喉:咽痛
  ●透疹止痒:麻疹、风疹 ●止咳:肺热咳嗽
  薄荷、牛蒡子、蝉蜕 桑叶、菊花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共同点:
  ◆共同点: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
  ◇利咽:风热上攻,咽喉肿痛。 ◇清肝明目:目赤、昏花
  ◇透疹:麻疹,风疹 ●风热上攻
  ◆不同点: ●肝火上炎
  ◇薄荷:兼发汗,宜风热无汗。 ●肝肾不足
  ●清利头目:头痛、目赤。 ◆不同点:
  ●疏肝行气:肝郁气滞 ◇桑叶:疏散风热较强。
  ●注:后下。 ●清肺润燥:肺热、燥热,咳嗽。
  ◇牛蒡子:兼宣肺祛痰,宜风热咳痰咽痛。 ●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解毒消肿:疮疡,丹毒,痄腮喉痹。 ◇菊花:平肝、清肝较强。
  ●性寒滑利:宜兼热结便秘者。 ●清热解毒:疮疡。
  ●注:气虚便溏慎用。 ●品种:
  ◇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及牛蒡子 ○黄菊花:善疏散风热
  善利咽开音:咽痛音哑。 ○白菊花:善平肝、清肝
  ●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息风止痉:急慢惊风,破伤风。
  蔓荆子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表证,头昏头痛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清阳不升,耳鸣耳聋
  柴胡、升麻、葛根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共同点:
  ◇发表:表证,风寒、风热均可。
  ◇升阳:清阳不升
  ●柴胡、升麻:举陷→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脏器脱垂
  ●葛根:止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
  ◇升麻、葛根:透疹→麻疹。
  ◆不同点:
  ◇柴胡:善清半表半里,少阳证要药。配黄芩
  ●退热、截疟。高热、疟疾寒热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
  ◇升麻:
  ●清热解毒:善清胃热,齿痛口疮,咽痛痄腮,温毒发斑。
  ◇葛根:解肌→表证兼项背强痛。
  ●生津止渴:热病烦渴,阴虚消渴
  淡豆豉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
  ◇解表:表证。力较缓,风寒、风热皆可
  ◇宣发郁热,除烦:热病烦闷。
  ◇品种:
  ●桑叶、青蒿发酵:性寒,风热、热病烦闷
  ●麻黄、紫苏发酵:性温,风寒
  ◇附:大豆黄卷(豆芽)
  ●甘、淡,平;归脾、胃经。
  ●解表祛暑,清热利湿:暑湿、湿温
  浮萍 木贼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
  ◇发汗解表:风寒、风热表证,无汗。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目赤翳障
  ◇透疹止痒:麻疹、风疹   ●风热上攻 ●肝热目赤
  ◇利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止血:出血证,力弱。


2021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每日一练-方剂学(4-25)

1.下列哪项不属于佐药的意义: A.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B.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C.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D.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E.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2.原方在服法中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E.加减葳蕤汤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解析: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 2.【答案】A。解析:银翘散所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上一篇:高身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