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科目的分类?~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问题描述: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权类,损益类和成本类。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会计科目不直接按会计要素分类呢?
谢谢~
解析: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徐经长 张广龙/文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关系,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众所周知,从事会计实务的同志几乎每天都要和会计科目打交道,但是对于会计科目,我们必须要上升到会计要素乃至会计对象的高度来理解,惟有如此,才能明确使用会计科目进行日常核算的目的,进而把握会计实务的实质。
一、 会计对象
任何工作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资金运动呢?
首先,资金运动是客观的。资金运动的客观性是指企事业单位的资金都要经过资金的投入、运用和退出这样一个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因企业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也正因为资金运动的客观性,才使得会计能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
其次,资金运动是抽象的。资金运动的抽象性是相对于具体的会计核算而言的,因为在会计实务中,任何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必须要具体化直至量化,若仅有“资金运动”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无法落到实处的。这就需要对抽象的资金运动作进一步的分类,于是就有了会计要素。
二、 会计要素
如前所述,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由于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所以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确认,如或有资产;(2)企业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不都拥有所有权,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3)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则不能作为资产加以确认。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不能确认,但或有负债在符合条件时则应该确认(见“或有事项”准则);(2)负债需要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或者借新债还旧债。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所有者权益是表明企业产权关系的会计要素;(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负债需要定期偿还,但所有者的投资则不能随便抽走。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收入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但对外投资的收益则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2)收入应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所以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在我国应该属于利润要素。
5、费用。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费用和收入之间存在配比关系;(2)费用中能够对象化的部分形成产品的制造成本,不能够对象化的部分则形成期间费用;所以,一项费用要么是产品成本,要么是期间费用。
6、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金额表现为收入减费用后的差额。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要注意:(1)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利润应该是指企业的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所得税之后的差额;(2)利润总额由四部分组成,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3)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在以上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析中,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便构成了这里的知识点和考试点,它们均可以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三、 会计科目
如果把会计对象比作一块蛋糕的话,那么会计要素实际上是将这块蛋糕切成了六块。但是,经过这样的切割之后,问题并没有解决,即具体的会计核算仍然无法实施。例如,若仅有“资产”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用10万元的银行存款去购买设备,那只能反映为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其结果等于没有反映。这就需要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的分类。
会计科目便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如何分类则取决于会计目标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例如,当我们把资产要素分为“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后,上面用银行存款购买设备的例子便可以反映为:“固定资产”增加了10万,“银行存款”减少了10万,这样就把问题反映清楚了,继而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把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这三个概念联系起来看,《会计实务》实际上就是一门分类的科学。只要我们能把每一项经济业务恰当地分好类,把它们记到该记的科目中去,学习《会计实务》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会计科目有哪些分类
会计科目的分类主要包括: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即资产要素)、负债类科目(即负债要素)、共同类科目(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要素)、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即所有者权益要素)、成本类科目(即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要素)、损益类科目(即收入、费用等要素);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及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指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拓展资料: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简明的名称,用以说明该账户的经济内容。 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具体应用。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会计确认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和相关性。1.可定义性首先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然后对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2.可计量性是指会计信息的规定性,按照什么数量进行确认。它将已经确认为具体会计要素的经济信息进行货币计量。3.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要真实可靠,应如实、完整地反映应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而且这些交易或事项必须是根据它们的实质和不带偏向的经济现实,而不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4.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针对其具体需要,帮助其进行预测和决策,排除不相关的数据,增进信息的有用性。
会计科目是什么名称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的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按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六大类。每一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标准再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科目。资产类(也包括资产的备抵)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原材料、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
会计科目是什么的名称
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它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