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二# 导语】知识掌握的巅峰,应该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知识重新捡起来之后。这样看来,应对高二这一变化的较优选择,是在高二还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意识地把高一内容从头捡起,自己规划进度,提前复习。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1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1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1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1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1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1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1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2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2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2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2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2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2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2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3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2.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 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⑤建设京九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 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 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 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 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 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 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 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 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 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 ①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 ②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 ③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 ④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⑤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①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②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 ③属典型的混合交通; ④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 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⑤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3.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特点(共同点、独特之处)、开发利用(农业与种植制度、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交通线的选址、飞机场的选址) 2、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大陆架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五个渔业地区和四个渔场及成因)、海底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大陆架矿产资源与开发、深海锰结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设的陆域和水域条件、世界石油运输线、围海造田的利与弊)、海洋的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3、陆地资源:四个特点、能源资源(常规资源和新能源)、陆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能源资源与社会进步)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台风(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干热风(对华北农业的影响) 2、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防御。 4.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1)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 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XX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5.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一# 导语】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 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等。总体上讲,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a.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b.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对策主要有:a.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保护森林,植树造林;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在工业革命前的大气中是没有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排放以来,大气中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迅速上升。它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这一现象在南极上空表现尤为明显,形成“臭氧空洞”。其它地区的臭氧也在减少。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及动植物造成危害; (3)酸雨:人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们向大气排放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或XX,并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形成的。自然状态的大气中是没有酸性气体的,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例如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煤炭、石油。我国的酸雨大多是硫酸型酸雨。酸雨不仅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因此发展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对废气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等是控制酸雨的有效措施。 (4)光化学烟雾:矿物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特别是后者)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醛类、过氧XX乙酰等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头痛呕吐,并对植物产生危害。 4.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群岛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群岛也有大小之分,在许多在群岛中往往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若岛屿的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习惯上又称为“列岛”,如我国的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多个,分布在四个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世界上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5、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的渔场。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复习笔记总结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查看高一全部文档资源 >>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篇一】 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 3、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趋势:GPS汽车导航、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空间信息网站 4、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关键的装置时:传感器 原理:不同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不一样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处理装置——遥感图像 5、GPS 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确的三维坐标(经纬度和高程) 应用:汽车导航、空间定位、农业灌溉 6、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分析、表达) 数据源:统计数据、田野调查数据、遥感图像 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 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 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 【篇二】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胸怀梦想,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梦想飞扬!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1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 种植 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 经验 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 措施 :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2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表现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 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 发达国家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晚 (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3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 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4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 教育 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 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5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 儿童 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复习提纲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中地理必修二盘点知识点 ★ 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 考 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2.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3.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4.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 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 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 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 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5.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学习虽然也包含有好工作,有素质,别人看的有 文化 这种成分,但目的绝对不能设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向我上面说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尚,完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 教育 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 ①产品轻、小、价格贵, 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三、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 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 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 措施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 ④发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 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 ②生产过程分散。 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 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 ①位置优越。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利。 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3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 种植 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由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引起,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由制冷剂氯氟烃化合物引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①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 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 ②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 ③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风(暴雨、鼠害等)。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导致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Ⅱ.生态恢复和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 ◇绿洲地区:封沙育草(外围);植树造林(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内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新能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考虑下游的生态保护。 (5)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分布(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绿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人为方面:耕作技术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自然方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目的)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①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 方法 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②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如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①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2重要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地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 ★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