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游园惊梦的内容简介
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我们为什么到茶馆喝茶,为什么要去泡酒吧?消费不是一个物质的结果,而是一个精神愉悦的过程。
《于丹·游园惊梦》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于丹·游园惊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于丹教授20xx年国庆长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TV-3)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全书以面向大众情趣的审美视角,呈现于丹教授特有的欣赏心得,带领大家感受昆曲艺术的时尚情怀,激活生活历程的优雅基因……
此书的好处在于以快餐化的形式将昆曲这一古老的戏剧样式推介给现代读者。但对于浸淫传统文化艺术略久,或因对其痴迷流连从而受益匪浅者而言,除却引用的昆曲原剧剧本外,作者本人的解析没什么独立的价值,颇有蛇足之叹。一直很欣赏于丹。她的睿智、她的吐字如珠、她的真诚、她的卓尔不凡、她的风雅。怎么就像极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昆曲”?于丹教授用短短的“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概括了昆曲的审美历程。简洁明了,直达内在。文后所附的昆曲折子小节,让我们在文字上过过瘾。也是乐事一桩。时代的变迁,绝不是心灵的逃逸,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尘世,但是我们绝不能摈弃我们的文化根基。因为她让我们骄傲。让我们快速奔跑的灵魂得以暂时的安稳。对戏曲我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因为早前央视播过这几辑的于丹谈昆曲的片子才买的此书。看后对昆曲艺术之美有了浅薄认识,对中国戏曲更添了兴趣。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昆曲门外汉,那么这本书绝对是扫盲的绝佳之选。早就想看这本书,在当当网上看到这本书打5折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于丹写的书,总是能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与现代的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让人既能从中感悟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思想,又能对我们的现代生活给予启示。昆曲的美我能从这本书中感受。不读昆曲,怎知春色如许!以前不太喜欢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很说教的感觉.但很喜欢她讲的昆曲,她从小为昆曲痴迷,对各出戏了如指掌,谈笑间字字珠玑,信手拈来,很佩服!看见这本书出版,马上买了.不错!设计也很好!曾经看过视频版的于丹论昆曲,但是觉得于丹说的很好,深入浅出,当时就让我爱上了昆曲那些美丽的语言,这本书基本上就是那个视频的内容……
此书印刷也很好,有质量感!内容浅俗易懂,还结合现实生活简扼的分析,古与今的'对照,唤醒了中国五千年的史实。读完此书,对昆曲更深的了解,对前人的那种无比的创造力,顶礼膜拜!小时候,每逢佳节,总喜欢趴在舞台边,看着那些穿着厚重的戏服,化着稀奇古怪的脸谱,手舞足蹈的咿呀呓语唱着我听不懂的冗长的词调。对于那时懵懂无知的我,看其戏,纯粹是出于小孩好奇心凑热闹而已,对其他,一无所知。岁月的更替,知识的广泛,渐渐地通过书才得知戏曲背后那些凄美,苍凉的故事。声声点点,滴碎人心。对昆曲杂剧那种相恨见晚的悄然喜欢,总忍不住去重复翻阅,细读其故事。温婉而浪漫的杜丽娘;安闲和妩媚的陈妙春;大义凛然的李香君……当对故事了如指掌,倒背如流,惊讶的发现自古而今,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的相似,好像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言传的默契。在今天的生活里面,照样映衬着这影象。爱情的坚持与执着,跨越了世俗的城墙。也许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动于故事中男女那硬如磐石而又纯洁的爱情。只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感情总会牵扯到这样那样实际问题,纯洁的感情,变成众人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了。初遇《游园惊梦》是无意在电视看到,不知不觉便陶醉于昆曲那栩栩如生,动人的画面。再而,看无数次视频,熟透对里面的人物的一言一举,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非把书买回来再细嚼研读不可……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于丹·游园惊梦》(于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Ocz0rV6Q2zvvygaSAzcoQ 提取码:qqq1书名:于丹·游园惊梦作者:于丹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7-11页数:198内容简介:《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主要内容: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作者简介:于丹: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被评为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讲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再次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于丹·游园惊梦》(于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jSr-Roj3bJonEj9wjApRQ 提取码: z79m书名:于丹·游园惊梦作者:于丹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7-11页数:198内容简介:《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主要内容: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作者简介:于丹: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被评为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讲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再次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