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思维导图法
学习思维导图法:阅读书籍、构建框架、录入重点、调整方式、论证引入、细化语言、处理杂项、内容归档。1、阅读书籍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2、构建框架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3、录入重点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4、调整方式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绝对不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心如何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5、论证引入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这时候就是该细化的时候了。6、细化语言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7、处理杂项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并不相关。8、内容归档比如管理一个专门的导图,日常杂项一个导图,谈读书系列一个导图。将杂项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入这些导图中去,不必太过在意构架和体系,可以同样在它们中建立杂项,扔进去就OK了。等到想用的时候再说,到时候不过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而已。同时,最好注明该条出自哪本书和页码。扩展资料1、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2、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为什么要成为思维导图培训师?
在2013年的时候,作为一个一年级6岁女孩的妈妈,我开始研究国外的教育方法。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研究如何使孩子更好地进行中英文阅读,当孩子上学之后,我就更加关心学习方法。看了美国加州的教师用书和网上的一些视频后,我发现国外孩子们教室的墙上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绘图,表面看起来特别凌乱,但是仔细看每张图会发现都很有逻辑,有的是流程图,有的是分析图,有的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及不同点,这些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就开始研究这些图像,找到了被人类成为“大脑的瑞士军刀”的思维导图。其实思维导图这个词在我高中的时候就看到过,记得那时候风靡一时的《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基本上人手一本,其中就提到过思维导图。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中国思维导图逐渐被意识到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在参加了“英国国际专业管理公会(IPMA)”认证的国际职业培训师的培训后,老师让我们不要只想把学到的培训知识和技能运用在工作中,要作为局中人去设计自己的课程。因为在学习了思维导图之后,自己和孩子受益很多,我就把思维导图作为了自己的培训课程。一、 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在他所写的《伯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这本书中提到,思维导图是利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常常是理论信息)进行存储、组织和优化排序的一种方法,其中的每一个都将触发特殊的记忆并鼓励新的想法和点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点,“图文并茂”和深度思考。在我们上了高中之后,我们基本就是以线性笔记进行记录,很少使用图片,但是这样特别不利于我们记忆。在《伯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提到一个实验,科学家以每秒钟一幅的频率向600人展示图像。展示完毕并开始测试精准回忆时,全组中有98%的人员可以进行精准的回忆。所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图像是必不可少的。深度思考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其实包括了二个方面,一方面是要进行很好的分类,另一方面是要进行联想,在绘制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就是在不断的联想,包括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然后再进行分类和总结。就是因为大脑在不断的进行这些深度思考,我们的大脑才会对信息进行很好的组织和优化排序,记得更牢,最终在既有的资料基础上产生创意的想法。二、谁在用思维导图?最近一年在中国我们会发现思维导图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在各个平台的文章之中屡屡被提及。其实在国外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一些成功人士。经常被提到的是美国波音公司在设计波音747飞机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的例子。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设计波音747需要花费6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使用思维导图,他们的工程师就只需要6个月就设计完成,节省了1千万美元。其实只要看了斯坦利博士和25英尺长的波音飞行工程手册思维导图就可以明白,飞机设计工程手册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从一个点联系到与其相关的所有点,这样工程师设计和查找起来就会非常的快,而不会像看厚厚的文字手册,前后特别不容易联系起来。另一个我经常提到的是普通人使用思维导图的例子。因为本身是从儿童教育中发现的思维导图,因此在自己女儿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了她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我还会举一个自己女儿总结数学知识的思维导图。对于已成为家长的我们来说,一方面我们要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缕清思路并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教授,使自己的孩子也受益。因此,每次培训别人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学员,要通过自己的使用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三、为什么要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研究了名人的笔记和人类的大脑之后所发明出来的。我们可以去查找一下名人的笔记,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笔记,就会发现是“图文并茂”的。如果再看其他一些有成就的名人的笔记,我们也会发现他们的笔记绝不仅仅是文字和公式,而会有很多的模型及图像。而且现在在国外的教学当中,鼓励的是视觉化,能画图的尽量不写字,因为图像是大脑喜欢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喜欢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在《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卓越记忆》中就分析了我们人类的大脑,我们所拥有的每个想法、所经历的每个感觉都会加强或完善先前的关联:从而产生众所周知的记忆。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就像思维导图表现出来的形式一样,要从一个点发散开来去连接其他的信息。我们平时就了解我们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在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卓越记忆》中也提到:大脑右半球——涉及:音乐、想象、幻想、色彩、维度、空间几何、完整性。大脑左半球——涉及:逻辑、词汇、目录、数字、序列、线性化、分析。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好像一直在修炼我们的左脑,右脑从高中之后就很少进行锻炼,但是这样是违背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我们大脑的两个半球要协同工作,以便处于最优状态。而思维导图就是让我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是大脑最容易接受并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四、思维导图可以在哪些方面使用?在培训过程中,我经常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思维导图应用的教授,比如公司课程,我就会把重点放在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和行动计划;家长课程,重点放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写作的引导;在个人学习的课程上,重点就会放在思维导图形式的读书笔记和个人的目标规划。尽管都是有重点,但是思维导图形式的读书笔记是每次课程中必讲的部分。无论学员的身份是什么,既然能够接受思维导图的培训,相信他们都是爱学习的人,那么成人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而且把一本书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实际上是相当考验绘制者的功力。厚厚的一本书最终通过1-2副思维导图绘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分类,提取最需要的关键词,最终在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用关键图标注出来,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修炼才可以做到的。在《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快速阅读》中也提到思维导图同时利用你所有的心智来与你的大脑协同工作。你的大脑能在一瞬间就使用从记忆中获取所有联想和想象的技能,同时触发你大脑左右半球的关联。当你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时,你的大脑就会创建一幅你所记录下的整个领域的综合地图。因此思维导图变成了来自你大脑的多维笔记,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现所有需要记忆的内容。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确实需要把快速阅读和思维导图进行结合,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练就快速阅读的技能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和理解力,节约我们的时间,然后再通过思维导图来理解和记忆我们需要的内容。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但是每次思维导图课程的开始及结束我都会反复强调的事情就是要多多练习才能发现它的神奇之处。作为一名思维导图培训师,希望所有的学员都能够有效地使用思维导图,发挥它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