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困惑
1、对信息技术的本身认识不够。学校管理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而致使信息化建设不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建设困难;学科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对计算机教为神秘遂敬而远之。学习不够,掌握不多,就谈不上应用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及学科间的整合;在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仅将计算机作为一种简单的学习工具(学习机)或娱乐机器,不会科学使用从而不能达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家长、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紧迫性认识不足,从而不能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必要的投入。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缺乏正确认识,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搞教学,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搞教学不习惯、嫌麻烦。个别教师还在怀疑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这种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致使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率不高,网络资源的真正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转变教师观念,解决师资培训成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资金投资不足问题。我区中小学特别农村贫困地区是按国家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因地方财政困难资金不足、学校财力有限,自力更生筹措资金更是难上之难,加之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大多数学校囊中羞涩,面对应接不暇的新产品,其信息化建设一塌糊涂。在资金得到改善的学校,但是其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应用软件“孤岛”现象严重,大大削弱了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科学规划信息资源建设,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加快学校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强化服务效果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3、师资缺乏问题。我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教学人员(基本上都是短期培训的)及设备维护人员的问题。目前配备计算机等设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农村中小学,虽然具有初级教学人员,勉强维持正常教学,但其硬件维护、软件开发应用乃至制作实是空白。大多数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更无从谈起,计算机辅助教学难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落实,此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虽然多媒体为课堂提供了大容量的内容和俱佳的视听效果。但其交互性与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部分教师运用现代手段教学显得机械、呆板,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互助学习。时间一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对多媒体教学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同时也是困扰每个教师头疼的事。5、科学管理及充分利用问题。学校出资购置较为理想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师生及社会广为赞叹之余,是否真正用于教学,全面为教学服务仍是一些学校所存在的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而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有的学校可能没有按“因地制宜,注重实用”的原则。装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而因为没有专业人员或其他条件不成熟而使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及资金的占用。
李龙的人物简介
李龙,男,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当代名医,小儿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主任,中华小儿外科英国和日本小儿外科等国内外9个学会及杂志的委员和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当代名医名院》杂志 网站编委、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在治疗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复杂肛门闭锁、巨结肠、门脉高压、巨大肿瘤切除及小儿肝移植等方面成绩卓著,特别是在腹腔镜治疗各种小儿外科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习与工作198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9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他从师于我国小儿外科奠基人、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院士,多年来在张院士及几代小儿外科前辈的精心指导和临床研究经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在周围同事们的全力协助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1995年和2000年他分别赴英国、香港和日本进修学习小儿腹腔镜外科和小儿肝移植技术。善于治疗小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巨结肠,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肝移植及其并发症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腹腔镜治疗小儿外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一系列新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在切除小儿巨大肝肿瘤和神经母细胞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赴英国、香港和日本进修学习小儿腹腔镜外科和小儿肝移植技术。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过五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科技攻关课题,四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项。2006年5月,获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国际小儿腔镜外科学会、英国小儿腔镜外科学会、日本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会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国内9个学术杂志的编委;1988年至2005年6月,先后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工作,2005年10月作为人才引进到首都儿科研究所普外科工作至今。临床与研究李龙同志一直工作在小儿外科临床一线,承担着疑难复杂危重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并在完成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领导课题组对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探索。在张金哲院士等前辈多年资料积累及指导下,对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肠壁系膜直动脉的双重血运支配现象,提出肠重复畸形血运分型方法,探索出单纯切除重复肠管保留主肠管的新术式。明确Cdx基因表达异常与先天性巨结肠合并肠炎的关系,提出巨结肠性肠炎是肠黏膜内在先天性缺陷所致的观点;探索出直肠黏膜和内扩约肌切除是预防肠炎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肛门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排便感受器的种类,定位和发育特点;发现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畸形儿童神经病理改变特点;发现张力应力定律诱导肛门组织生长的方法;探索出球囊扩张治疗复杂一穴肛畸形和肛门直肠闭锁术后合并症顽固性便秘的新方法。我国是先天性胆道畸形的高发国家,他领导的课题组成功的建立了肝胆畸形的动物模型,发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扩张的形态与囊内压力和胆总管远端的梗阻密切相关;发现了十二指肠乳头异位是其重要病理改变特征,进而提出了胚胎早期肝憩室远端异位是其病因的新观点;成功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彻底切除及肝管与空肠 Roux-Y吻合手术。他们还对犬部分肝移植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率先成功开展了婴幼儿的亲体和尸体肝脏移植技术。微创腹腔镜技术是当今外科领域发展尖端,他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复杂高难度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畸形,并将该技术推广到国内60多所小儿外科中心,培训医生300多名,推动了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成熟。
信息化教学环境还存在哪些困难和疑惑
有关环境教育的实施,您觉得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
足,真正有效的实施环境教育,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一、环境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
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
环境行为为主,
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
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略。
2
、普及率低。很多学校的环境教育具有局限性,理论性强,但
缺乏实践性,
导致学生整体环境意识较差,
自然观、
生态观、
环境观、
节约观的意识比较淡薄。
3
、教学方式不能使用社会需。传统的知识灌溉方式依然是环境
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环境教育离不开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保
护、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水体污染等问题的了解,因此,加强实地
考察与环保社会活动应是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
4
、教材建设落后。环境教育教材的针对性不强,主要是自然环
境科学知识,很少涉及环境保护的人文内容。
二、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困难是:
重视程度不够,
是影响学校环境教育发展的主观原因,
也是根本
原因,主要包括政府、
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重视三个方面。另外,环
境教育的起点低也是影响我国学校环境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家
庭环境教育薄弱是导致环境教育实施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措施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1
、环境教育是跨学科综合性,包括自然科学、社会学、人类学、
经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应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从多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环境教育教材。
2
、
教材的编写方式需要改进,
使抽象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趣味性和可读性,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外活动资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教育
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本着“课堂渗透为主,课外结合为辅”
的原
则。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能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而其中最
终的目的是通过理性认识达到实践,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参与实践活
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在教科书中的习题家庭小实验和课后选学内容中
都可以加入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资料。
3
、将先进的环境教育理念,转化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自觉的教学
行为,需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环境教育实施方
法,
需要帮助广大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上海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可以询问一下自己学校的学长学姐。上海大学(Shanghai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2019年,上海大学在QS建校50年以下大学150强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6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36名。截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077人;有研究生16954人,全日制本科生19934人,专科生37人,预科生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