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租房申请
上海市公租房申请需要准备什么?相关政策又是什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相关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你如何在上海申请公租房
公租房申请
申请条件
1.供应对象不限上海户籍,准入标准不设收入线;
2.取得上海居住证满2年;
3.在沪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并且合法稳定就业的对象;
4.在本市无自有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5.只要住房困难,不论收入高低,都可以申请上海公共租赁住房;
6.申请时未享受本市其他住房保障政策。
如何申请
提出申请。
申请对象主要向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运营机构提出申请,也可向本市户籍所在地的运营机构提出申请。
提交材料。
申请对象应如实填报申请表,按要求提交户籍证明或居住证、身份证、劳动或工作合同、住房状况等资料,承诺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经申请对象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交运营机构审核。
资格审核。
严格申请和审核程序。
运营机构受理申请后,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
需要对住房面积审核的,可委托政府指定的机构审核。
抽查监督。
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应对申请审核情况进行抽查,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向运营机构提出整改意见,运营机构应当及时落实整改。
轮候供应。
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根据房源供应等情况,可实行轮候供应制度。
为提高房源使用效率,各区(县)应根据申请对象的人口结构、住房需求、承受能力等情况,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供应标准。
提交资料
1.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申请表(含单位初审意见);
2.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3.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的本市户籍证明复印件,或《上海市居住证》复印件及相关办理证明;
4.申请家庭成员的结婚证复印件;
5.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拥有本市产权住房的《房地产权证》复印件,承租本市公有住房的《租用居住公房凭证》;其中本市户籍人员,还需提供户籍地住房的相关证明材料;
6.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7.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的劳动合同;
8.其他相关材料。
相关阅读:
上海公租房租赁管理办法实施 租金每年修订一次(1)
5月26日,上海市公积金核心制订了《上海市公积金管理核心公共租赁住房租赁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租赁价格管理办法》),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试行期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该《租赁价格管理办法》中对于上海市公积金核心投资的公租房租租赁有了明确规定:
一、租赁价格制订遵循市场评估和略低于市场价格原则,并实行一房一价;
二、租赁价格每年修订一次,报市物价局和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三、每年的4月1日起至次年的3月31日止为一个价格执行年度,在此期间签订租赁合同的,按该价格执行年度公布的价格执行。
承租人签定租赁合同后,在合同两年有效期内租赁价格和押金不作调整。
此外,《租赁价格管理办法》仅适用于市公积金核心投资的公租房租赁价格管理工作,其他类型房屋租赁并不在其管理范围。
按照《租赁价格管理办法》,上海市公积金核心投资的新江湾尚景园公租房于2012年5月启租,租赁期已满两年。
近日确定的2014年度尚景园公租房平均租赁价格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41.45元,有效期至2015年3月31日止。
据悉,目前市筹公租房包括新江湾尚景园(杨浦)、馨越公寓(普陀)、馨逸公寓(徐汇)、馨宁公寓(徐汇)、上海晶城晶华坊(闵行)等项目。
附录一:上海市市筹公共租赁房申请条件
申请本市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的单身申请人或申请家庭主申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且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
(二)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达到二年以上(之前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年限可合并计
算),在沪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一年以上,且与本市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
(三)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在沪缴纳社会保险金,与本市单位签订二年以上(含二年)劳动合同,且由用人单位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申请本市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的单身申请人或申请家庭全体成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其中本市户籍申请人工作单位在浦西各核心城区和浦东新区(不含原南汇区),但其户籍地位于本市郊区各区(县)的,其户籍地住房可不计建筑面积。
(二)未享受本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
附录二:上海市市筹公共租赁房申请材料
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应当如实填报申请表,作出书面诚信承诺,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申请表(含单位初审意见);
(二)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的本市户籍证明复印件,或《上海市居住证》复印件及相关办理证明;
(四)申请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证明复印件;
(五)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成员)拥有本市产权住房的《房地产权证》复印件,承租本市公有住房的《租用居住公房凭证》;其中本市户籍人员,还需提供户籍地住房的相关证明材料;
(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七)单身申请人(申请家庭主申请人)的劳动合同;
(八)其他相关材料。
上海首批公租房申请遇冷 武汉七成房源空置(2)
上海首批两个市筹公租房项目“试水”入市,首期申请率为四成;武汉市首批公租房启用20多天,只有三成房屋住上了人,七成房源无人问津。
明明有大量住房困难人群“翘首以盼”,不少城市的公租房却频频遇冷,装修完备、功能齐全的公租房招租缘何“人气不足”?
优质公租房遭闲置
馨宁公寓和尚景园[近日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是上海首批面向社会供应的市筹公租房项目,累计有房源5100套。
目前,首期申请已经结束,项目总申请率约在四成。
两个项目分别位于徐汇华泾地区和杨浦新江湾地区,均为全装修房。
记者看到,屋内卧室及客厅均铺有复合木地板,全套橱柜、卫浴设备,沙发、餐桌椅等家具均已齐备,每户还配有液晶电视、电冰箱、空调等。
杨浦区公租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晓波介绍,尚景园申请期间,接受咨询的有1万多人次,但较后提交申请书的只有586份;一些高校等单位曾有意一次性承租数百套,但较后只租几十套。
武汉首批公租房住户210户已于近日搬进南湖新城公租房小区,开始了新家生活。
在此次供应的913套公租房中,317户递交了租赁申请,并全部被审核通过。
但在租金和补贴标准出台后,其中又有107户主动放弃了资格。
记者在南湖新城小区看到,此次提供的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均为65平方米,户型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还配备有热水器、抽油烟机、衣柜等设备。
实行的是有限期租赁,租赁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武汉市洪山区房管局局长何继文说,租户申请人数一直太少,相关工作难以开展才推迟至今。
他担心如此低的入住率会带来大量公租房闲置浪费。
去年2月,重庆公租房开始接受申请。
董昆早早递交了申请书;当年夏天,她就搬进了配套齐全的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
自2011年2月重庆实施头次公租房摇号申请以来,截至目前,主城进行了四次公租房摇号申请,全市公租房分配量达11万套,近30万人像董昆一样住上公租房,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住有所居,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重庆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供给体系——
对低端,重庆大规模推进公租房建设,提出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项目,累计开建2871万平方米,摇号配租11万套;对中端,将房地产投资控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规划房地产开发项目,将楼面地价控制在房价的1/3以内;对高端,率先开展房产税试点,规范高档商品房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有效抑制了投机炒房和不合理高端消费。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推出,使得重庆主城区房价处于全国大中城市中低位。
与此同时,去年重庆圆满完成主城区1218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任务,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大幅提升。
改善主城居住条件的大手笔,还有“城中村”拆迁、工矿棚户区改造。
截至去年底,“城中村”改造三年累计完成房屋拆除932.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726万平方米拆迁任务。
2011年一年,我市计划完成工矿棚户区改造60万平方米,实际完成工矿棚户区改造65.64万平方米。
上海市房管局副巡视员李东说,公租房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首批两个项目是“试金石”,从中能看出制度需要完善之处。
首先,租金过高是公租房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不少申请人认为租房成本超过心理预期,还不如自己租房划算。
从四川来武汉打工的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租和物业费每个月共需要800元,加上坐公交车的费用近100元,每个月共需支出近900元。
而她现在租住的房子,虽然条件差些,但是房租只要500元,还不用坐车上班。
其次,申请标准过于严格,也是申请者过少的重要原因。
武汉市现行政策要求,住房困难家庭人均面积必须在8平方米以下、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
对于新就业人员要求月收入2500元以内、毕业不超过5年等,许多缺房户因超过这一标准而无法申报。
第三,公租房项目位置偏僻。
上海市两个公租房小区离最近的地铁站都有一公里以上的距离,公交还无法充分满足出行要求。
上班族小白告诉记者:“租房最看重的就是出行方便。”
另外,入住公租房的其他费用也让不少特困户望而却步。
武汉市洪山区领钥匙时需一次性缴纳4800多元的各类费用,包括住户需要先按市场价缴纳3个月租金、押金(3个月房租)以及1年468元的物业费。
保障房建设管理存在六个主要问题
住建部长姜伟新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地方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有待改善,交通等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
少数地方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在离城市核心较远的地方,配套设施没能同步建设,建成后迟迟不能入住,或是入住了但生活不方便。
有的保障性住房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使用功能。
——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有待提高。
有的地方一些保障性住房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工程还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分配和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情况基础信息不足,核定有一定难度。
一些地方出现了骗租、骗购的情况。
有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仍然不退出保障性住房,群众意见很大。
——建设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压力比较大。
今年建设任务比去年有较大增加,一些地方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困难,中西部地区资金压力更大一些;有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未能及时完成征地拆迁,拉长了建设周期。
——顶层设计不够。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总体上带有探索性质,包括政策、机制、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等,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同时,也有前后政策如何更好衔接的问题。
——法规建设滞后。
现行住房保障政策都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的,虽有一定效力,但未形成法律制度约束。
工作中,还存在着政策边界不够清晰、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各种制度需完善
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的保障性住房将核心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近一两年来,公租房供应量明显加大,但要使公租房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并成为保障房的主流,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记者采访感受到,不少住房困难群体对公租房期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看法:比如认为既然是保障房,公租房租金就应该主要由政府承担;公租房就是福利房等。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制度设计,加大公租房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公租房“市场化运作”的管理能力。
公租房要建立“市场接受度”,还要在租金价格的合理性、配套设施如何跟进、准入门槛如何贴近需求上下工夫。
按照要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合理确定”。
上班族是公租房的重要供应对象,他们对地段、交通配套等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许多城市的公租房规划选址往往在城乡接合部或者郊区,宜居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