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有哪些
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童话故事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写的故事,如丑小鸭,海的女儿。
《格林童话》,德国格林兄弟收集的故事,如长发公主,白雪公主。
《鹅妈妈的故事》,法国夏尔·佩罗著作和收集的法文故事,如灰姑娘,穿靴子的猫,小红帽,鹅妈妈。
《阿里巴巴的故事》是由民间收集的一些适合孩子而且富有哲理性的故事组成的。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集,但其中一些故事不适合孩子,不能算作童话
其他童话故事:
美女与野兽,1756年,法文
糖果屋
杰克与豌豆,1807年,英文
三只小猪
金发姑娘 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英国
浦岛太郎,日本
桃太郎,日本
金太郎,日本
竹林公主,日本
绿野仙踪,1900年,美国
夏落蒂的网
虎姑婆
爱丽丝梦游仙境
小鹿斑比
小王子
姜饼人
罗宾汉
石中剑
相关阅读:
童话表现手法
1.夸张
夸张这种艺术手法也是一般文学作品所常用的艺术手法,但童话作品中的夸张又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夸张。
如果我们说幻想是童话的灵魂,那么夸张就是童话的血肉,它使童话故事更加的丰满。
“没有血肉,灵魂无以附丽;没有夸张,幻想则不能得到表现。在童话中,只有当夸张处于最能表现幻想的时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价值。”
2.象征
象征手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从而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象征是将童话中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结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话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拟人
拟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使它们也具备人的基本特征。
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一样。
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拟人虽然是将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食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但它们并不能脱离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缘于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创作美感。
比如格林兄弟的作品《猫和老鼠做朋友》故事结尾是猫把老鼠吃掉了,这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如果作者把结局写成老鼠把猫吃掉了,显然就违背了客观规律。
童话的历史起源
1.起源
童话故事最初是传统口述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通常会被讲述的具戏剧性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因此,童话的历史难以考证。尤其是早期不识字的说书人所说的故事,通常都没有任何书面记录可供后世参考。
最早有以文字形式流传的童话故事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后童话故事开始在写作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出现,诸如公元100至200年间阿普列乌斯(Apuleius)所著《金驴记》(The Golden Ass)出现的爱神与美女(Cupid and Psyche)或是公元200至300年间印度的《五卷书》,但由故事本身无法得知这些故事是不是反应当时当地社会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许多证据显示许多之后童话故事集里的故事都是根据民间故事重新编写而成的。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据更古老的民间故事而来,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Vikram and the Vampire)及《彼勒与大龙》(Bel and the Dragon)。除了这些合集之外,中国的道家哲学家,像是列子与庄子,也都将一些童话故事以他们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而在较广泛的定义中,《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是西方世界第一本著名的童话集。
2.典故
典故的引用大量出现在杰弗瑞·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斯宾塞的《仙后》以及莎士比亚的舞台剧之中。《李尔王》的故事中被认为引用了大量的童话典故。在十六及十七世纪期间,意大利的Giovanni Francesco Straparola在《愉快的夜晚》(The Facetious Nights of Straparola)一书中重新诠释了西方文学中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而巴吉雷(Giambattista Basile)的《那不勒斯人故事》(Naples)则全部都是童话。卡洛·戈齐在他的意大利歌剧场景中用了许多童话故事的典故,例如他的歌剧其中有一幕取自于意大利童话的《橘之恋(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与此同时,中国的蒲松龄在1766年他所出版的《聊斋志异》中也收集了许多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本身在十七世纪末叶的法国上等阶层中开始逐渐风行,寓言诗人拉封丹和另一位知名作家查尔斯·佩罗(睡美人及灰姑娘的作者)两人所编纂的童话故事是其中受欢迎的代表。虽然特拉帕罗拉(著有《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查尔斯·佩罗和巴吉雷的童话集中包含了许多童话故事最早的形式,但这些编者也重新诠释这些故事以符合文学的效果。
而且首先尝试不仅仅是保存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个性也同时保留故事风格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但讽刺的是,虽然格林童话第一版(1812年到1815年)是民俗研究学者的宝库,但为了保证销售量及受欢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后来出版的版本中也开始改写书中的故事。格林童话集的转变不只将内容偏离原有的民间故事,也影响了原有的民间故事的面貌。除此之外,格林兄弟也没有收录一些德国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这些也曾在查尔斯·佩罗的故事集出现过的故事是法国故事而非德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