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口碑逆袭,电视剧《琅琊榜》为什么能收视逆袭

时间:2023-04-27 01:30:26编辑:coo君

电视剧《琅琊榜》为什么能收视逆袭

因为口碑好,主角演技在线,画面有质感,电视剧还有文人的赤子情怀

琅琊榜口碑逆袭

《琅琊榜》真是一部生逢其时的良心剧,因为这个时代多了一样东西,叫朋友圈。

如果为中国电视设一个收视逆袭奖,2014年的获奖剧集会是《北平无战事》,2015年是《琅琊榜》。这部智商好、颜值好、演技好、剧本好的“四好剧”开播后一度收视率不振。然而随着在朋友圈中成为爆款,《琅琊榜》最终实现了收视逆袭:10月8日,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收视率相加破2,当日网络播放量达到28304万。

一部意料之中的爆款剧集,一度遭遇收视慢热,却最终被朋友圈口碑拯救,这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好故事。

无论如何,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观众“言值”所改变,在《琅琊榜》的故事里,它导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正像“梅宗主”在剧中为靖王殿下做的一样。

《琅琊榜》的逆袭之路:朋友圈包围收视率

观察近期《琅琊榜》的收视数据,也许会让不少人眼前一亮:10月7日CSM50城收视率北京卫视1.044、东方卫视0.897。

要知道《琅琊榜》首播时,上述数据分别是:0.33、0.24。也就是说,该剧在两个电视平台收视增长率都已超过200%。如果将两台观众人数相加,甚至已经超越《伪装者》、《花千骨》的尾段收视成绩,这样一款剧集,还能用开播之初的收视率低迷形容吗?

与此同时,该剧日均网播量已经稳定在20000万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同样接近收官阶段的《花千骨》日均网播量约为10000万,《琅琊榜》前两日网播量也约为10000万。也就是说,《琅琊榜》不仅网播炙手可热,更保持了极高的增长率。

除了收视率,该剧百度指数同样位呈现持续上升曲线,并以20.6亿的阅读数稳居影视类微博热门话题首位。

如果说以上是看得见的海平面的话,那么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或许在海平面之下默默地导演着这一切:朋友圈。

尽管没有精确的数据,但几乎所有一线城市的都市男女都在朋友圈中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有关该剧的热评,而当这股人群假期返乡之后,他们是否又影响了二三线城镇的朋友圈?这真实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无论如何评价,《琅琊榜》毫无疑问就是当下的爆款剧集,我们还可以为这个判断加一个定语――一个慢热的爆款。对比收视率、网络关注度和朋友圈隐秘流传,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三者之间潜在的联系。

也许,从慢热到爆发,《琅琊榜》的逆袭正是来自于一场朋友圈的隐秘流传。

“慢热剧”琅琊榜如何靠“言值”逆袭?

从该剧开播起,就伴随着各种收视率的叹息。一方面口碑爆棚,豆瓣好评率达到93%,网络收视强劲,另一方面收视率相对低迷。逆袭永远是对质疑最好的解释。可是逆袭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是:朋友圈“言值”拯救了一部“不合时宜”的剧集。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这部追求品质忽视噱头、节奏慢热缺乏爆点的《琅琊榜》绝不是当下国产电视剧的主流收视率剧集,在一般情况下,收视率不济就应该是其必须接受的命运。

然而,无所不能的朋友圈最终拯救了这部剧集。这再次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永远不存在口碑和收视率倒挂这回事。

《琅琊榜》再次创造了类似《北平无战事》的收视现象:网络热议为朋友圈讨论加温,朋友圈推荐又进一步抬升了剧集在社交网络的热度,从而吸引观众半路追剧,而这种遍布整个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甚至乡镇的收视地壳运动,最终导演了一场收视逆袭。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为什么朋友圈没有早一点拯救《琅琊榜》?原因是之前大家聊完《琅琊榜》,就接着追《伪装者》去了,直到《伪装者》剧终。

从《琅琊榜》收视率逆袭时间点来看,几乎与《伪装者》剧终重合,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同为山影制作,演员阵容也是高度一致,但是高度重合的剧集风格和阵容带来的也是高度重合的收视群体。这样的收视惯性在成就《伪装者》的同时,也势必影响《琅琊榜》的收视爆发,而当《伪装者》剧终之后,大量收视受众迅速转投《琅琊榜》可谓顺理成章。

剧集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琅琊榜》的逆袭,当然少不了《伪装者》剧终的襄助,甚至可以说,正是前段被《伪装者》压制造就了《琅琊榜》后段火山般的爆发。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琅琊榜》本身是一部好剧,它才能抓住机会实现逆袭。

被朋友圈改变的游戏规则:类型与平台

《琅琊榜》开播之初,一度存在两个收视率瓶颈:第一,剧集和收视平台不搭。第二,“武侠偶像历史正剧”的定位太不走寻常路。但是最终,朋友圈“言值”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从常规收视群体来看,东方卫视倾向于《虎妈猫爸》这类时尚生活剧,北京卫视则以《红高粱》似的时代剧见长。两个卫视收视群体与《琅琊榜》不符是不争的事实。《琅琊榜》前期收视率不佳,可以说正是剧集为这种不搭付出的代价。

但正是在这两个平台上,该剧的收视率几乎比首播翻了两番。对这类剧情连续性极强的剧集来说,正常逻辑应该是掉粉比增粉容易,也就是说,《琅琊榜》收视率停滞才是常规的逻辑。那么合理推论就只能有一个:随着剧集口碑持续发酵,观众口碑最终把原本对《琅琊榜》没兴趣或者拿不准的观众拉到了电视机前。

游戏规则就此改变:在一般情况下,对的剧集选择对的播放平台没有错,但在互联网时代,口碑迅速发酵之下,一部剧集可以将观众吸引到不常看的播放平台上时,剧集就反过来为平台创造出新的收视群体,也就是说:剧集反过来做大了平台。

上一篇:个人月工作总结

下一篇:河北发放取暖补贴,河北省的公务员取暖补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