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概述及地图位置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又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
河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通过河西传入洛阳,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在中国佛教的地位。
扩展资料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地。
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①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
②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③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鬃山。
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河西走廊地图
8.2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特点。
2.通过图片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讲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旅游宣传片”,今天我们来了解河西走廊这个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1. 读图:了解河西走廊在甘肃省的位置。
提问:河西走廊是一个怎样的地带,“河西”是指什么?地形地势如何?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2. 提示: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大家已经知道甘肃属于西北地区,想一想:河西走廊应该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影响下,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突出怎样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降水极少,全年只有50----200毫米,但蒸发很强烈,在2000----3000毫米之间,自然环境突出干旱的特征。
河西走廊地图 河西走廊
然而,这里却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与气候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日照时数长,阳光和气温匹配好,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读图,认识嘉峪关和酒泉池,了解河西走廊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 读图,认识祁连山冰雪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结:祁连山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春暖花开时,冰雪融水汇成的溪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绿洲点缀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驿路商旅的比经之地。
而今,正是因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河西走廊发展了灌溉农业,那么,河西走廊的绿洲是怎样分布的呢?绿洲城市有哪些,绿洲、人口、城市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哪里有绿洲,哪里就有人口和城市,三者分布基本一致。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说出绿洲上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4. 对于河西走廊来说,绿洲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那么发展农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水。
对,水是这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祁连山的冰川、冰雪融水是丝绸之路的生命之源。然而,这里每年大风日数多,风速又大,多发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请同学们读图“绿洲的变化”,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析并尝试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充。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有的一些植被森林被砍伐后辟为耕地,导致绿洲逐渐萎缩; 水资源紧缺是河西走廊发展中的永恒矛盾,降水稀少,过量开采地下水,祁连山冰川不断缩减; 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土壤肥力下降,多发扬沙及沙尘暴天气等等。
提问:假如河西走廊的绿洲都消失了,结果又会如何?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积极考虑,教师做必要的指引。
(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地位必将下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也将不复存在,这里将会变成新的风沙的源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巨大,交通中断,新疆的油气资源无法运到东部地区,影响西部大开发,影响全国经济发展,同时,我国与亚洲中部和欧洲的交往和联系也必将削弱。)
总结: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依靠水的不仅是人,还有广阔土地上脆弱的生态平衡,所以保护环境就变得至关重要。
板书设计:
8.2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一、 古今交通要道
1.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及其评价
2. 祁连山冰雪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 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1.河西走廊的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
2.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课后练习与作业
地理组 李英洁
河西走廊地图 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