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践

时间:2023-05-10 19:35:17编辑:coo君

大学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方案(精选9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学期,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方案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德育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本学期至少到劳动实践基地活动五次。每三周一次。

2、本学期至少开展公益劳动三次。每四周一次。

3、安排两次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

3、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卫生区检查,进行公示。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校训的指引下,引领学生阅读好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拓展阅读的范围,提高阅读的能力,分享读书快乐和收获,建立信任,传播知识与快乐,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幸福成长。

二、活动目的: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心灵高尚的人谈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读书,读好书”应该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一本好书,一个人独享,不如与大家分享。”通过漂流活动,让学生们在流动中传递知识和文明,在分享中培养诚信与友谊,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读书品味,感受快乐,懂得感觉、感动、感恩,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使学校成为一个天然图书馆,让学生爱上阅读。

三、活动主题:

读书伴人生,书香满校园。

四、活动口号:

同享读书趣,好书伴我行。

五、活动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漂流活动)

(一)准备发动

1、本着主动自愿的原则,每个学生至少捐助一本有质量的、可读性强的图书,写上捐书者的姓名、班级和寄语。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将选出参加漂流的书籍进行登记。

2、制出一定数量的“图书漂流卡”。

3、班主任对准备漂流的图书认真把关。辅导学生填写好图书漂流卡,粘贴在书的第二页,准备漂流。

4、用红丝带将书籍捆扎好。

5、两位班主任分别向本班家长委员会成员发出邀请,邀请家委会成员按时来学校参加“好书漂流书香满园”活动。其中各邀请一位家长做典型发言准备。

6、两个班级各找一位学生代表做发言准备。

(二)具体实施

1、确定对漂班级,共同交流、修订活动方案。

2、启动图书漂流仪式,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田老师宣布“好书漂流书香满园”活动开始。

家长做典型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两班学生代表交接图书。

田老师做活动总结。

六、后续活动:

1、两班分别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活动收获;

2、班级精选出“读书小报、漂流书签、读书笔记”等阅读成果,进行一次交流、展示活动;

3、每月一期“读书小博士”评选。评出每班读书最认真,读后感写得最好或者其它的读书方面作品的同学;

4、争创书香班级。

七、活动总结:

“好书漂流,书香满园”读书活动,旨在提高书籍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读到好书,分享到资源共享的盛宴。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读书的益处,自觉养成认真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整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为了保证活动取得更加扎实的效果,我们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后续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评、讲故事比赛、评选“读书之星”等。这对增加学生课余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校园里再次掀起了“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如今,阅读已成为学校里最亮丽的风景,书声已成为校园里最动听的语言,书香已成为师生们最喜欢的气味。

在本学期劳动实践中,教师对劳动实践活动课内涵的认识在逐步的深化,这也是我们大家所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了。

1.教师们认识到:教师结综合劳动实践活动的指导很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并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是活动组织的知道者,要提高组织,开展组织活动的水平和能力。

2.在活动方法上,教师们不断探索,认识到: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教师要确立学生中主体地位。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做中学”,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而不是以来老师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

3.教师们在研究课程评价中认识到:评价中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态度,观念,思考方法以及情感的发展,而不以知识技能掌握多少的程度来决定学生能力。

(一)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1.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学生身体受到了锻炼;

2.初步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和经验;

3.初步树立了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逐步培养成了合作,分离,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学校取得成绩

1.经常为社区或村里的五保户打扫卫生,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

2.为期四十天的支援三秋的勤俭拾花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并且无安全事故取得了一定成绩。(另有详细的资料)

3.为共青团一条街打扫卫生,全校师生参加,受到乡政府领导的好评。

4.个别班级还打扫了几次农贸市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表扬。

(三)我们的困惑与改进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队劳动实践活动这们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我们需要做的努力及困惑还很多;

1.部分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转变和把握,认为综合劳动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材料体系和指导体系,难于操作。

2.如何让过程评价更为合理,更能调师生的积极性,并让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真正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并能调动他们一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培训,同时还需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

虽然存在不少困惑与难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时我们也坚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师生会在此过程中一同成长,一同进步,这也将是未来我们最大的收获!

我校劳动教育型实践活动将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以“创建唐山市劳动基地和唐山市绿色校园”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拓宽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参与劳动、体验过程、享受成果”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三、活动设想:

1、时间:综合实践课

2、主要参与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

3、筹备:

劳动工具:锄头、铁锹、水斗等

种子:各种应季蔬菜种子、瓜类种子、向日葵种子等

其他:薄膜、化肥、农家肥等

来源:一部分学校购买,一部分向学生征集

4、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顾问:

四、实施程序:(按班级分工负责)

1、清理劳动场地,改良土壤

2、垅土

3、种下青菜苗,放土,施肥,浇水

4、浇水,施肥

5、捉虫

6、收获

为切实加强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意识,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增强它们的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

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领导机构组长:李玉勇

副组长:罗志仲缪世伟

成员:陈华志谢子安黄学军

三、目标任务

1、通过一系列的种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进行种植实践,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通过写观察日记和科普小论文,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3、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如英语小组会话,美术小组写生等,使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感。

4、教师通过亲身参与,真正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科的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6、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7、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8、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劳动基地建设面积

学校拟将校内规划绿化面积分片划拨给各班自主经营管理。(先期试验启动为现七年级各班,地点暂定住宿楼靠围墙的绿地,待实验总结成功后将向全校各班级推广)以种植各季蔬菜、瓜果等作物为主,以种植代绿化,使之成为学校的又一亮点。小学一至三年级可以探索小手工制作产品的经营活动。

五、管理和任务

蔬菜基地按年级划分,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每学期进行“动一动比一比”活动。

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以“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1、蔬菜种子和秧苗由学校各班自筹资金购买,班主任组织学生负责种植。成品由各班自主出售。收益归各班用作班费。

2、德育处将对各班的实践基地命名为“XX班少先队劳动实践基地管理”或“XX班团支部劳动实践基地管理”。

3、劳动技术老师和其他指导教师深入劳动基地,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撰写科普小论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并评出“种植小能手”。

4、学校拟每学期进行一次以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为内容的作文比赛。

5、各班在组织劳动实践过程中,要确保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确保学生安全,确保公共财产安全,确保基地周围卫生整洁。

现在的农村孩子从小就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农业生产常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大多数同学都要回家参加农业生产时,还要从头学起。针对这一现状,我校将教学楼后的一块空地,开辟为劳动实践场所。占地约4.5亩,平均分到各班。学生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种菜种粮和田间管理。两年多来,学生既学到了生活的本领,也享受到了收获的幸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促进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更好地落实。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开展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伊始,我们召开了动员会,详细深入分析了建设劳动实践场所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并确立了基本的建设原则。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主要以班级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主要进行服务和引导工作。为加强指导,做好服务,成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指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张海平、赵士常任副组长,七八年级各班班主任为成员,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刘传科老师为技术指导。生态园的各项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规定,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否则,对责任人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直至报请教育办或教育局处理。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劳动实践场所,占地约4.5亩,东西长70米,南北宽42米,中部十字形小径,宽约1.5米,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四个部分,条块清晰,整齐有序。品种以本地蔬菜、果树、经济作物为主,完善供水系统,铺设供水线路,安装好管道,设置两处供水点,硬化田间小径,便于参观领导和师生在雨天察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目标,要让了解农业生产常识,学会基本的蔬菜及粮食种植技能,进而建设成为劳动实践基地和德育基地,成为学校的育人品牌工程。

3、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和参加建设。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农业生产技能,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劳动技能学习和品德培养,学校要求劳技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劳技教学,并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和参加建设。

二、严格管理,积极科学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育人功能。

1、加强劳技教学。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技术指导,强化对班主任和学生的指导和培训。经研究决定,聘请经验丰富的XX老师为技术指导。每季蔬菜种植前,与镇、区农业技术部门合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从品种的选择,种植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详细指导。具体实施时,现场指导。劳技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有计划、有备课、有作业,学期末有总结。班级活动有记录和档案。

2、品种的选择原则上由种植班级自主决定,收益归种植班级所有。要求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旱涝保收的品种,确保每班每季每次种植都有收获,要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意义和乐趣。池藕等水、肥、管理要求较高的.品种,原则上不提倡种植,应淘汰。春季提倡种植的蔬菜有:土豆、五月红、小白菜。夏季:辣椒、茄子、眉豆、豆角等,绿豆、大豆等经济作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种植。秋季:大白菜、蒜苗等。确保生态园四季常青,充分利用,每个季节都满眼绿色,每个季节都有收获。目前种种植的树木有:樱桃、李子、苹果、桃、梨、杏等。

3、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校有意识地加以强化和升华。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自习课、劳动课时间、放学时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每学期实践活动时间均不少于10课时。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把思想教育寓于劳动实践中,将两者水乳交融,有机结合。

4、禁止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原则上由班主任自掏腰包,收获后可从收益中扣除,及时按实足额结算,让学生从中受益。

5、抓好学生安全。班主任对学生的安全负完全责任。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劳动,班主任随班、随时组织、指导和管理。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劳动,不能只动口不动手,禁止让学生单独劳动。

三、育人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建设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土地闲置太久,肥力不足,收获较少。但随着投入的加大,技术的提高,收入增长较快。

06年,扣除成本,收益750元,补助贫困生生活费500元。各班填添置各种生活用具110件。

07年,扣除成本,收益1600元,补助贫困生800元。各班添置各种生活用具120件。

08年,扣除成本,收获800元,补助贫困生500元。结余300元。

生态园建设一年来,学生学到了蔬菜种植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生态园的收入充实了班费,救助了贫困生,通过会餐和集体劳动的方式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深化了师生感情,使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该项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提升了学校形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不仅是一种农业生产实践,现已成为我校开展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一个品牌工程。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推进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在我校一定会深入开展和长期坚持下去,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 实践操作。

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劳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参加中玉米,收玉米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性劳动,校内绿化、净化课外劳动实践,以及科技实验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劳动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劳动成果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尽力满足了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次校内实践,系里考虑到我的特殊情况,并未给我安排硬性任务,但我自愿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我的主要工作是和同学一起在车辆停放点看守车辆。由于我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在完成任务之后,我又自愿担任起了捡拾校园垃圾的工作。

在参与这两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愉快的心灵体验。

在这里,先谈谈我发现的问题及我的一点浅薄的改进建议。

第一,一小部分师生严格按照指定地点停放车辆的意识较差。

几天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少部分人随意停放车辆。对此,我们除了将车辆搬运至合理停放地点外,还专门在各处张贴了告示,希望大家配合,但仍然有人对这些忠告视而不见。我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合理停放车辆的意识较为淡薄,认为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或者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将车子骑走而放松了对合理停放车辆的要求。试想,如果大家都各行其事,那将在校内造成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我们都应培养自己严遵校纪的习惯和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学校校容校貌美观得体,井然有序。

第二,部分同学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利用两天时间,骑车转遍了整个校园,发现校园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下,总体环境是洁净优美的,但仍然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各种果皮纸屑依然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树丛中,垃圾种类和数量更是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同学为了省时省力,明知随意乱丢垃圾的行为不好,特意将垃圾塞进树丛、草堆等不易察觉的地方,反而增加了清理的难度。更有甚者,部分同学认为清理垃圾的工作应由学校专门的清洁人员去做,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首先,不但要认识到刻意遮掩垃圾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要将认识付诸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我们必须发自内心地尊重校内清洁人员的辛勤劳动。再者,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对母校的责任意识,形成强烈的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清洁优美、弥漫着青春气息、孕育着希望与生机的和谐校园。

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最大的喜悦是收获了一次愉快的心灵体验,深切感受到菁菁校园的魅力。

首先,我深刻体味到劳动和奉献的快乐。进入大学以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许多亲情关怀,让我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对我的母校充满了感恩。我一直想力所能及地为母校做点事情。这次实践活动中,老师又为我安排了宽松的实践空间,我终于可以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骑上三轮车,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奔驰。每见到一处垃圾,我都要下车将它们一一捡起;每见到告示牌或宣传栏倾倒,我都会尽量仔细将它们扶起。我知道这一切微不足道,但这都是我对我深爱着的母校的一番心意。尽管断断续续上下车四五十次,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劳累;恰恰相反,当我再度骑上车行进时,发现脚下的路面在自己的劳动下整洁如初,我总有一种由衷的快乐。徐徐春风拂过脸庞,我恣情欣赏着母校的美景,想到我也曾为这番美景尽过一丝微薄之力,不由得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满足。我认为这便是母校对我最大的奖赏。

其次,我享受到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乐趣。社会本身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舞台,社会实践亦是成为我们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相互交流友情的重要平台。工作时,我们大家互相商讨解决办法,我也总是尽量力所能及地参与其间,协助大家工作,尽可能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闲暇时,我们互相谈天说地,畅叙友谊,加深彼此的了解。我很期待也很高兴能够融入这个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集体,与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我们的工作。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合作得更好,共同建设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院系、和谐校园。

一次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一次愉快新奇的心灵体验,它必将镌刻在我青春的记忆中。

我对此次校内实践的认识可能尚有不完善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活动主题:

游园晚会活动

活动目的:

元旦佳节,欢聚一堂。为使同学们渡过一个欢乐、愉快、有趣的元旦之夜,增进院学生会生活部与广大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在院团委和院学生会的组织安排下,院学生会生活部精心准备了好玩、有意义的游园晚会节目。

活动时间:

x月1日晚7点

活动地点:

院篮球场

参与对象:

全校师生

活动游戏策划:

一、青蛙跳水

(1)规则:将脸盆作为水池、乒乓球作为青蛙。参与游戏同学两人为一组,进行对抗。活动开始时,两人在起点出同时出发,期间要用乒乓球拍托起青蛙(可以直接托着青蛙不动,也可使青蛙跳起),并保证青蛙不被掉地。

到达既定地点(距水池大约3米)后,将青蛙仍在地上并使其弹起进入水池。每个人三只青蛙,最快使三只青蛙都跳进水池的同学获胜。

(2)道具:乒乓球68个、乒乓球拍2支、脸盆2个

二、情投意合

(1)规则:两人一组,每三组进行一次比赛。一人用羽毛球拍托乒乓球(或网球),另一人在旁边喂托球者桔子,共同越过横杆,从绳子下钻过,到达终点。最先到达目的地的组获胜。

(2)道具:竹竿1支、羽毛球拍3支、乒乓球(或网球)3个

三、欢歌笑语

(1)规则:参与同学三人为一组。游戏开始时,三人要开始跳绳,此时主持人唱歌(或放音乐),当歌声停止时,三人要接歌曲的下一句,期间跳绳不能停止,接歌多者为胜利者。三人都不会的歌曲直接跳过,进入下一首。

(2)道具:跳绳3条、音响、歌曲若干

四、反应速度大比拼

(1)规则:参与者四、五个人为一排,并编号,每个人手里拿一面锣(可用快餐杯或可敲击出声的物品)。开始时由主持人宣布要说的词语类型(菜名,生活用品名等)和开始人的编号,被抽到编号的同学说相应的词语,说完后马上敲击手中的物品,敲打几下,对应的几号回答(同样类型的词语但不能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依次进行。说错或接不上的同学要接受惩罚(唱歌),最后谁受的惩罚最少,谁为获胜者。

(2)道具:锣(或快餐杯)5面、筷子5根

上一篇:上古人物

下一篇:环境专业